幼儿园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 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不要求书写),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 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开展阅读活动, 为幼儿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前识字经验与前书写经验;向幼儿提供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生动的阅读材料,帮助幼儿 将阅读内容与口头语言连接起来,产生对表征意义的联想。也就是说,开展阅读活动,不以孤立地识字为前提,而以培养兴趣为主,在享受阅读的过程自然而然地积累对汉字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为阅读服务。到底如何培养 幼儿 的阅读能力呢?我根据我园的实践向大家做一点建议。一、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引发幼儿 的学习兴趣。应该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对图书的兴趣,从幼儿喜欢的故事入手,先给幼儿讲好听的故事,然后让 幼儿 猜猜好听的故事是哪里来的,引导幼儿对图书的认识,激发幼儿 对文字符号的兴趣。阅读的兴趣也是通过环境和氛围来加以保持和巩固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在幼儿有了初步的阅读兴趣以后,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阅读。首先是教师讲,幼儿听,让幼儿发挥听的作用;幼儿对故事或诗歌有了初步印象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指字,教师 读,这样,可以同时发挥视听两方面的作用;以后逐步让幼儿 练习自己指,自己读。早期阅读的兴趣不是仅仅通过几次专门的阅读活动获得的。因此,每周的语言阅读活动外,还要在在日常活动中定时和不定时的安排一些阅读时间。如,晨间来园时,让幼儿自由地与同伴相互欣赏各自从家里带来的书,或是幼儿园的各种图书;自由活动时间, 也让幼儿随意地欣赏图书、讲述故事;午饭后,早吃完饭的孩子也可以自由看书;下午离园以前,幼儿也可以自由阅读图书。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家长和幼儿进行分享阅读,在轻松、 愉快的亲密气氛中, 成年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来共同阅读一本书。起初, 以成年人为儿童逐字朗读为主, 多次重复之后, 随着对故事情节的语言的熟悉性增加来逐步提高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并最终过度到儿童自己阅读。平时, 家长 对幼儿 的阅读情况多加鼓励,以培养和巩固幼儿 对阅读的兴趣。二、培养 幼儿 阅读的能力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 摆脱孤立识字的方式,以阅读为主线。我园在早读课上选用《鹤立阅读丛书》作为教材, 教师 在对孩子进行早期阅读训练时,不是切忌孤立地教孩子识字,而是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