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柳福萍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历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几种主要看法(一)客观精神说它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精神”的体现。代表人物:黑格尔、刘勰(二)主观精神说它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艺术的本质,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康德、尼采、袁宏道第一节艺术的本质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论断(一)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1.艺术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首先,经济基础对艺术具有制约和决定作用。其次,艺术对经济基础也具有反作用。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论断2.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2)艺术与道德的关系。(3)艺术与宗教的关系。(4)艺术与哲学的关系。(5)艺术与科学的关系。3.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1)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2)艺术是社会生活能动的审美反映。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马克思认为艺术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同时还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即“艺术生产形态”。1.“艺术生产”的概念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审美需要。2.艺术生产的特殊性首先,从人的需要和生产的目的性来看,艺术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其次,从产品的消费方式来看,艺术生产提供的是人类特殊的精神消费。再次,从生产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艺术生产有着特殊的精神特性。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介入生活的方式势必构成了艺术的特殊性,即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基本特征。•形象性特征所谓形象性是指艺术通过形象来表现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理解和评价,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特殊属性。艺术形象性特征是由艺术特有的表现方式所决定的。第二节艺术的特征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艺术形象的概念首先,艺术形象必须是艺术化的,其中渗透了浓郁的情感因素,是作者投入进去并能引发读者、观众爱憎、好恶和美丑等反映的心理活动势态。其次,艺术形象必须具有审美特质,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欣赏。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二)艺术形象的分类按照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的不同,可将艺术形象分为两类:1.可直观其形的视觉形象2.凭借想象在头脑中呈现的内心形象主要见诸于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当中。还有一种情况,是指存在于高度抽象化了的绘画、雕塑等作品中或只是宣泄情绪的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其泛化的形象与具象化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大大拓宽了艺术表现的层面。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三)艺术形象的内在因素1.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首先是艺术形象的形式,如绘画的线条、色彩和造型等,其次才会从由这些形式构成的艺术外在形象中,体会艺术形象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形象的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地体现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的塑造上。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情感性特征所谓情感性特征,是指艺术作品饱含着人类共有的审美取向和艺术家独特的爱憎情感,艺术作品通过以情感人,唤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审美效应。艺术作品是情感的结晶,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这种情感凝结在艺术形象中,成为人类在长期积淀下来的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的统一。(一)情感冲动是艺术创作的原始动力艺术家最早的创作冲动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冲动。这种情感冲动,一旦作用于艺术家的思想领域和创作过程,就有可能转化为艺术作品。也只有艺术形象饱蕴着浓郁的真情实感,才有可能激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才可能燃起欣赏者的情感火花。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二)情感世界是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1.艺术情感是追求人类本性自由的情感2.艺术情感是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个人情感艺术情感不仅仅是一般个人的情感,更是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无功利性的共有的情感。它包括人之常情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