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联通WCDMA双载波扩容 1. 概述 山东联通W 网络经过几期工程建设之后已经颇具规模,WCDMA 用户经过两年多的培育也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用户数尤其是数据业务需求的爆炸式增长,W 网扩容问题也必将成为网络建设的重点之一。 目前上海、北京、广东等移动通信发达地区已经开通了二载波,上海世博园更是开通了三载波,在多载波组网实践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山东联通目前W 用户在 140 万左右,预计 12年会突破 420 亿,虽然目前没有上双载波,但是随着业务发展迟早会迎来双载波、多载波建设问题,以及具体的组网方案问题。 根据以上情况,为了提升网络规划设计水平,更好的指导 w cdma 扩容工程建设, 为后续业务快速发展做好支撑,我们启动了本次双载波扩容建设初步方案,首先通过分析总部实测结果,推出单载扇等效综合容量,再结合山东市场发展情况,推导出判定是否扩容的相关算法,进而介绍各地市扩容方案。 2. 扩容方案 2.1 容量配置原则 根据总部建设指导意见,WCDMA 基站容量配置采用规格化配置,分站型设置高、中、低配置;密集市区采用高配置、一般市区和县城采用高配置或中配置,其它区域采用低配置。 基站预期负荷达到一定门限后,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扩容: (1)首先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通过网络优化(天线优化、参数优化等) 、资源调配(License 迁移、硬件板卡拆闲补忙)加以解决,不能满足的考虑新增资源。 (2)原则上按照规格化的配置模型和步长进行扩容,当某种配置的基站达到扩容门限后,即扩容到下个配置模型。关于扩容原则及门限要求,总部将另行发文。 (3)多载波区域设置原则 对于零星话务热点,可设置孤岛式多载波基站。对于大面积高话务区域,若达到或超过载扇容量门限的基站比例超过 20%,其它基站接近载扇容量门限,并且无法通过网络优化改善,则可以考虑连续成片区域升级多载波。 2.2 容量分析流程 在 WCDMA 系统中,网络容量由 CE 资源、下行功率、码资源、干扰负荷四种资源共同决定。由于现有网络支持 HSDPA/HSUPA,同时也存在 R99 业务,比如话音业务、VP 业务仍旧采用DCH 信道承载,此外,一些实时的流媒体业务可能仍旧需要 DCH 来承载,因此规划网络容量,不仅需要考虑 R99 业务的覆盖和容量,也要考虑 HSDPA 和 HSUPA 的覆盖和容量。 目前,WCDMA 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网络负荷较低,且用户主要集中在市区、县城等区域,这些区域多为下行容量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