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三 山川之美 教学目标: 1、感受古人眼中的江南山川之奇美,体会作者从多角度观察体验自然的魅力。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 3、体会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 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赏图片,听故事,了解作者。 在中国古代南朝时候,有一位博学多才的隐士,叫陶弘景,隐居南京边上的居曲山中,当时的皇帝都经常去向他请教学问,于是他被称为“山中宰相”。有一次,当时的皇帝下诏问陶弘景所隐居的“居曲山”中,都有些什么,令他如此留恋,多次下诏征聘,他都不肯出山。陶弘景于是写了一首小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幻灯片展示,欣赏山水美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全诗短短 20 个字,充分说明其所爱的生活与世俗不同,表达了诗人不为功名富贵所打动,甘于淡泊,寄情山水的情怀。《南史》中传说他“性爱山水”。(PPT 陶弘景像) (二)讲解课题,概述内容 今天我们要读一篇陶弘景的山水短文,这是他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所以原题为《答谢中书书》(PPT 课题),我们可以读一下 P54 注释 1。 因为这段只有 68 个字的小文章,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山水之奇丽秀美,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 “流动的山水诗”。所以编写教材的老师,就用这段文章的开头一句,把课题定为“山川之美”。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言文。(板书课题 山川之美) (2’30”) 二、讲读品味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朗读录音,特别注意自己所标划的字词的读音以及朗读的节奏、语气。 2 2、学生自由练读,老师提出朗读要求:2 分钟时间,读的时候,(4’) ①读准字音;②读准节奏;③读出感情。(6’) 3、让学生自告奋勇展示自己的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完以后针对朗读要求进行评价,老师提示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字词的读音: 猿(y u án) 颓(tu í) 与(y ù)(板 书 正 音)(8’ ) 4、老师再 次 强 调 朗读要求,全 班 同 学齐 声 朗读。(9’) 5、请 学生试 用 一 句 话 说 说 文 章 所 写 的内 容 。(10’) (二 )疏 通 文 意 ,理 解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