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见贤思齐焉 ( )( 2 )内自省也 ( )( 3 )不成人之恶 ( )( 4 )小人反是 ( )...
《论语》中的成语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掌握常用的文言...
《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 孔子 孔子(公元前 551- 公元前 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十二章问题探究1、第一章包含几层意思?各表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评点]第一章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
21 《论语》六则孔子及《论语》 孔子(前 551- 前 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孔子 ( 前 551- 前 479) ,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
人们说山东有“一山、一水、一圣人”山是泰山,水是黄河,那么你认为圣人应该指的是谁呢?山东曲阜尼山——相传孔子出生地孔子 ( 前 551...
《《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 .了解课文的特点,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论语》名句及解读(1)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解读]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
文言文阅读《论语》十则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
10、《<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一、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二、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
学科网 zxxkw 孔子孔子 (( 前前 551—551— 前前479479)) ,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论语》六则《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苍南县求知中学 洪辉真 整理 苍南县求知中学 洪辉真 整理《《论语论语》》十十则则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
孔子 ( 前 551~ 前 479) ,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你知道下列成语吗 ?不亦 ( ) 乎 温 ( ) 知新( ) 而好学 不耻 ( ) 问 学而不 ( ) ( ) 人不倦 举一 (...
《论语》名句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
通“悦”,愉快。音 yuè 。也,音 yì 。怨恨,音 yùn 。疑惑,音 dài 。通“汝”,你,音 rǔ 。通“智”,音zhì 。通“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