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序言国土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宝贵资源。科学开发国土空间,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是推动科学发展, 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对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依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 国发〔 2007〕 21号)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桂政办发〔 2007〕138号), 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 深刻分析广西国土空间开发的现状和形势, 阐明未来空间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 勾画全区人口、 产业和经济空间布局, 明确各县 ( 市、区 ) 的功能定位, 提出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开发格局, 是广西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 , 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 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 《规划》 推进实现主体功能区主要目标的时间是到2020年, 规划任务是更长远的。规划范围为全区陆地国土空间。第一章国土空间开发现状连绵的山岭 , 起伏的丘陵 , 肥沃的平原 , 宽阔的海洋 , 广布的河流 , 是八桂儿女薪火相传、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 公路铁路纵横阡陌 ,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国土空间发生了深刻变化。客观认识这些变化, 是合理有序开发、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第一节自然概况广西地处祖国南疆, 土地面积 23.67 万平方公里 , 辖 14个地级市 ,109 个县级行政区, 其中34个市辖区、 7个县级市、 68个县。东连粤港澳, 南临北部湾 , 背靠大西南 , 面向东南亚 , 是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交汇点, 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是连接国内外多区域合作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合作平台。——地形地貌。紧邻云贵高原 ,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四周山地环绕 , 桂东、桂南、桂东北一带有大片谷地, 总体呈现山岭连绵、丘陵起伏、平原狭小、河流众多、喀斯特地貌显著等特征。山地、丘陵和石山面积占陆地面积69.7%, 平原和台地占 26.9%, 水域占 3.4%。——气候条件。 地处低纬地区 , 属亚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