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宁德财校 马友云本讲座主要内容 一、《制度》修订的目的和背景 二、《制度》的修订原则 三、《制度》修订的主要内容 四、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一、《制度》修订的目的和背景 (一)、《制度》修订的目的 1、适应公共财政体制深化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的要求 2、进一步法律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 3、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4、促进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绩效评价 (二)、《制度》修订背景 现行《制度》发布于 1997 年,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对法律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服务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事业单位自身改革进展的逐步推动,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制度》已经难以满足事业单位管理和进展的需要。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现行《制度》滞后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2000 年以来,国库集中收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等各项财政改革陆续开展,对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资金运转、资产管理等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涉及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和改进。目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已基本建立,各项改革趋于稳定和完善,对《制度》进行全面修订的时机已经成熟。 2、现行《制度》未涵盖事业单位基建项目,会计信息不完整。 目前,与原《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 8 号)相配套,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根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另设账套核算,与之相关的资产负债未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得到全面反映,造成会计信息不完整,不利于加强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管理,进而不利于防范和降低财政风险。财政部发布的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 68,以下简称《财务规则》)新增了基本建设相关法律规范条款,同时根据编制部门(综合)预算的要求,有必要同步修订《制度》,增加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和报表披露内容。 3、现行《制度》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真实价值。 大部分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使得固定资产在处置之前一直根据原值记录和列示,无法如实反映固定资产在报告时点的实际价值,不能提供固定资产在报告期间的损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信息,进而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成本核算。在《制度》中引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以及无形资产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