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农村与城市化VIP免费

新农村与城市化_第1页
1/6
新农村与城市化_第2页
2/6
新农村与城市化_第3页
3/6
1 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 一、引言 人们常说,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城市化。但是,当我们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却会发现其中还有一些问题的。举例来说,当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的龙港镇没有发展起来以前,苍南县周边的许多县和村在全国来讲,都是非常“火”的,许多甚至都直接构成 20 世纪 80 年代非常著名的“温州模式”中十大专业市场中的重要市场,钱库镇就是当时的十大专业市场之一。钱库镇所辖的项东村更是全国知名的模范村,但是当龙港镇于 90 年代发展起来以后,周围的不少镇和村庄不仅没有因此而更好更快地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发展势头反而减慢了,有些甚至出现严重的衰退现象,项东村就是如此。原因其实很简单:龙港镇形成气候以后,不少原来在它周围乡镇和村庄创业的企业家纷纷将自己的企业迁移到了这个更加著名的“农民城”。 因此,可以看出目前人们普遍的看法,所谓城市化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不断地从其工作、生活和居住在乡村转变为工作、生活和居住在城镇的历史过程。也就是说,城市化就是指人口在空间上实现转移(从乡村转移到城镇)和集中(越来越多的人口和劳动力集中到少数越来越大的城市或城镇)的历史过程。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通常也就被人们简单地表述为该国家或该地区城镇人口占其总人口的比重。譬如说,我国 2005年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44.9%,全国城镇人口已达到 5 .9 3 7 9 亿人,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 18%(1978 年)相比,确实提高了许多。但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总体上讲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000 年美国的城市化水平为77%,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同年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90%,88%,75%和 79%(联合国人居署,2006)。 二、城市化的本质、动力 1、城市化的本质 所谓城市化问题,从本质上讲应该就是一个城乡转型的问题。也就是说,城市化的本质应该是指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全方位的转型过程,即从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与服务业经济(经济结构的转型),从土地的乡村利用转变为城镇利用(土地利用在空间结构上的转型)、从乡村社会转变为城镇社会(社会形态的整体转型)、从乡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型),进而从乡村文明转变为城镇文明(文明形态的转型),这包括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包括了人的行为方式)、人口以及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转型过程。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化就是城乡转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农村与城市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