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 年北京坐标系 Beijing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l954 1954 年我国决定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实质上是由原苏联普尔科沃为原点的1942 年坐标系的延伸。 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 Huang hai Vertical Datum l956 以青岛验潮站根据1950 年一1956 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据以计算地面点高程的系统。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National Vertical Datum 1985 1987 年颁布命名的,以青岛验潮站1952 年一1979 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的高程基准。 ISO/OSI 参考模型 OSI-RM ISO/OSI Reference Model 该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网络通信制定的协议,根据网络通信的功能要求,它把通信过程分为七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层都规定了完成的功能及相应的协议。 WGS 一84 坐标系 WGS 一84 Coordinate System 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之轴指向BIH (国际时间)1984.O 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调轴指向 BIH 1984.0 的零子午面和 CTP 赤道的交点,Y 轴与 Z 轴、X 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 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 编码 Encoding 将信息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出来的过程,是人们统一认识、统一观点、相互交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编码的直接产物是代码。 标识码 Identification Code 在要素分类的基础上,用以对某一类数据中某个实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它便于按实体进行存贮或对实体进行逐个查询和检索,以弥补分类码的不足。 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一般说来,包括制定、发布与实施标准的过程。 标准体系 Standard system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办法、规定等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标准体系表(Digrams of Standard System)一定范围的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照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它是标准体系的一种直观表现形式,其组成单元是标准。 标准纬线 standard parallel 地图投影中无任何变形的纬线。 波谱分辨力 spectral resolution 遥感器或波谱测量仪器能够区分或分辨的最小波段范围或波长间隔。 参考椭球 reference ellipsoid 一个国家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