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变多焦点镜片的验配 一、渐变多焦点镜片配戴者的选择 A、成功的渐变多焦点镜片配戴者往往有如下心理特点: ①希望避免单光阅读镜戴上摘下的麻烦; ②不喜欢双光镜难看的外形; ③喜欢尝试新事物——尤其是具有冒险精神的中距离模糊的中老年人。 B、有下列特点的人则较容易适应渐变多焦点镜片: ①主动性强,对渐变多焦点的优点和适应证相当了解; ②进入老视状态不久; ③个子较高,脖子较长,脊柱灵活性较好; ④无晕车、内耳疾病等情况; ⑤有较好的阅读习惯(如背挺得较直等)。 C、以下特征者不适验配渐进多焦点镜片 1、屈光参差:球镜、柱镜各相差 2D以上,垂直方向双眼屈光相差 2D以上 2、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3、有引发头晕的疾病。 4、心障碍 5、新眼镜适应期较长 6、过分的在意价格。 7、比较固执的性格、不易沟通 8、登高作业的电工 9、图书管理员 10、双眼集合能力异常者 二、老视和老视检测的特殊性 对老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检测是渐变多焦点镜片验配成功的首要基础。 1 老视的定义和基本表现 A、老视定义:由年龄因素引起的调节力下降,近距阅读时需要附加正透镜;调节幅度少于5D。 之所以将调节幅度少于 5D作为老视的定量标准,首先是因为人们在阅读中调节幅度低于整个调节能力的一半时才会感到轻松。打个比方,如果一人想要轻松地提 3公斤物体行走的话,他就必须能提起 6公斤。其次,普通人的阅读距离通常为 40厘米,换算成调节力(距离的倒数,以米为单位)则是 2.5D。根据上面的“一半”原则,只有拥有5D以上的调节能力(幅度),才能轻松地用 2.5D(即40厘米距离)的调节力进行阅读。 B、老视的原因。 新的理论:临床上老视一般都开始于 40岁左右,因此,老视的原因可能不是睫状肌的变化,而很可能是晶体对睫状肌收缩的反应能力的变化 老视的发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人在 15岁左右调节幅度即开始下降,但在 40岁以前调节幅度一般仍大于 5D,故有足够的调节力看清近物。40岁以后,调节幅度降至 5D或更少,老视的症状遂开始出现:看近物感到模糊、眼花、一读书就想睡。喜光光线较暗时视物就不清了。 2 老视的发生、进展及相关因素 通常,老视都发生在 36岁至 50岁之间,但个体之间有较大差异。 ①屈光状态:配戴框架远视矫正镜的人发生老视比配戴框架近视矫正镜片的人早。这是因为框架眼镜顶点距离影响了调节效果。如果都配戴隐形眼镜,两者间则没有明显差异。 ②用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