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简单结构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能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 熟悉设计一个简单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2 . 能对相片架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纸,做出模型或原型。 3 . 通过相片架的结构设计,进一步熟悉结构设计的方法、步骤等。 过程与方法 1 . 通过设计个性相片架,经历将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确认为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2 . 通过制作个性相片架和搭建相片架模型,经历技术方案实现的过程,初步学会原型或模型的制作、装配、调试的方法,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 3 . 通过设计制作相片架原型或模型的实践活动,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的表达和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 通过设计制作相片架原型或模型,能够安全而又负责地参加技术活动,具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养成严谨、负责、进取的良好品质。 2 . 通过设计制作相片架模型或原型,认识技术的创造性特征,培养富于 想象、敢 于 表现个性、勇 于 创新 的个性品质。 二 、教学重 难 点 教学重 点 : 1 . 熟悉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2 . 熟悉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 点 : 1 . 确定结构设计方案。 2 . 制作结构模型或原型。 三、教学分析 教学思路: 通过“如果没有丰富的结构设计,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我们能离开结构设计吗?”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第一部分:通过播放有关结构设计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和感受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通过“儿童自行车设计”的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结构设计的目标及要求。 第三部分:通过“2 0 世纪十大技术失误”的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的理解。 第四部分:通过个性相片架的设计制作活动,使学生了解简单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整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最后,通过设计并搭建相片架模型,以及对课桌的设计,使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方法、步骤有进一步的了解。 四、教学案例 (一)新课导入(引入课题) 如果没有丰富的结构设计,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我们能离开结构设计吗? (二)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结构设计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