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专家的十大改善工具 乔恩·米勒 - August 28, 2007 12:02 PM 1 . 大野耐一圈 在二战后的四十年间,由丰田公司的高级经理大野耐一创建和实施了一种新型的制造系统,今天称之为丰田生产系统。其中大野拿粉笔在地上画个圈让经理们站在其中,训练他们识别某个工作区域所存在的问题的方式已广为人知。 今天,“站在圈内”的练习是培训员工识别浪费非常有效的方法,为团队主管的日常改进提供了结构化的方式,也为时间有限的高级主管提供了解现场的机会。 当你花上一段时间站在现场的大野耐一圈内,你会发现实际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这时可采用帕累托原则确定缩小差距的开始区域。 2 . 帕累托图 1 9 0 6 年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用他的8 0 /2 0 法则为我们简化了世界,或称为帕累托原则。通常采用帕累托图来表达。 识别重要的少数会对缩小现状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具有最大的效果,一旦该步骤完成,再转向关注于帕累托图中的下一高点。 为了找出造成影响预定目标的20%因素的根本原因,下一步需要采用石川馨图深挖其中的根本原因。 3 . 石川图 石川图(又称鱼骨图或因果图)是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教授于1960 年代引入,石川馨是川崎钢铁公司质量过程管理的先驱者,从而成为现代管理奠基人之一。用以识别造成特定事件或情况的原因。石川图属于QC 的七大工具之一,其中包括直方图,帕雷托图,检查表,控制图,流程图和散点图。 这是一种相当灵活的工具。即可以采用 4M(人,材料,设备,方法)或 6M(加上环境和测量方法)为制造或生产型流程的进行根原因分析,又可用 4P(价格,促销,地点,产品)进行市场和销售的改善。 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识别出问题的根原因,下一步准备实施相应的措施。所以你需要一个行动计划。 4 . 甘特图 亨利 甘特曾是管理咨询顾问,在1910 期间以其项目管理工具甘特图而闻名于世。 任何使用微软项目管理软件或使用这个经典项目管理工具的人需要感谢甘特先生。随着甘特图在全球范围传播,带来管理大型,复杂项目的革命。 甘特先生算是早期具有精益思维的专家,他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标准作业合并表,安排每日工作和作业平衡。行动计划不能仅局限于“计划和实施”,也要注重“检查和纠正”。这是根据 PDCA 环原则,通称戴明环。 5 . 戴明环 戴明环又称为 PDCA 环。爱德华 戴明以其在日本教授和传播 PDCA 的质量改进方式而闻名。 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