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日两国走向近代化迥异VIP免费

中日两国走向近代化迥异_第1页
1/47
中日两国走向近代化迥异_第2页
2/47
中日两国走向近代化迥异_第3页
3/47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日两国走向近代化迥异 提要:中日近代化的速度与结果差异巨大,对此,已经有很多学者、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本文拟从不同的民族传统、社会结构的稳定性、经济基础、被迫开国后政府的不同对策与作用等几个方面的不同来分析其必定性,以鉴往知今。 关键词:中日近代化脱亚入欧中体西用差异 19 世纪中叶,中日两国都是封建落后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国家,同样面临着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威胁。1840 年,随着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近代文明之光开始透进沉沉神洲。1853 年,美国海军一支小型舰队,野蛮驶进江户湾的蒲贺港,“我自闭关眠不动”的日本朝野,也诚惶诚恐地感受到了近代文明的威力。两个古老的东方国家接触西方文明相距仅十余年,但迈向近代化的速度与结果的差异是惊人的。中国直到 1911 年的辛亥革命,用了近 70 年,才完成了近代化的一部分,这期间,中国丧权辱国,走上沦为半殖民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地的扭曲进展道路。日本则只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就走完了欧美资本主义 150—200 年走过的道路,20 世纪初日显世界强国端倪。个中原因及带给我们的教训,值得深究,这固然有由于当时中日两国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不同,中国所遭到的殖民侵略的压力远大于日本[1],而且日本也曾受惠于中国的外因,但主要在于当时两国文化类型与民族传统的差异、社会的稳定性、经济基础及当时政府开国后的不同对策的迥异等的内因。对于它们的进一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探讨不仅有学术价值,而且对我国当前的现代化也有现实意义。关于这方面内容的讨论,日本学者成果较多,中国较少。今笔者不辞浅陋,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些思考,祈望赐教。 一、不同文化传统造就民族性格的迥异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属于宽容、温柔而保守自闭的大陆性农耕文明,以孝为先,以家族为基本单位组织劳作。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这在巩固封建政权方面绝对可称为明智之举。但是,当世界进入近代化--也就是随着商业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革新,世界从经济上进入工商业主导时代、政治上资产阶级入主国家政权的时候,这种封建政权及其经济基础空前的稳固性却成了社会前进的最大阻力。古人很早就把中国看作是天下的中心,把周边民族或国家称之夷、蛮、戎、狄,产生了华夷思想。由于周边国家的臣服,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常常是册封与被册封的隶属关系,中国成为册封体制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心,外国使臣朝觐时都要跪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日两国走向近代化迥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