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南大社保考研《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读书笔记第三章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VIP免费

2012南大社保考研《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读书笔记第三章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_第1页
1/15
2012南大社保考研《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读书笔记第三章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_第2页
2/15
2012南大社保考研《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读书笔记第三章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_第3页
3/15
第三章 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思想渊源 前言部分的含义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失去谋生能力(工作能力)、暂时失去此能力、不具备此能力且无人赡养、或遭受天灾人祸的社会群体。 社会保障经历了一个从非制度化到制度化的发展过程。 社会保障是人类情感与理性(心智)的共同产物。 “人能群”——互助互利,互助互利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形态、结构,而且是前提、条件。 互助互利具有直接实用性的人本主义基础。互助互利这一人本主义实用性道德观念及行为伴随人类全部文明史。 自我牺牲被视为互助互利的极端形式,随着生产力和物质条件的发展,这种极端现象将永远不再。 综上所述,前言部分说明了三个问题: 第一,互助互利促使(支配)人们能够与天地自然,天灾人祸相抗衡,而不至于向动物一般接受命运的嘲弄(“人能群,彼不能群”)。而种族生存和延续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主题。 第二,互助互利的思想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具有直接实用性的人本主义的道德观念(“深深的道德”的本质基础),社会保障来自于互助互利,并且是这一理念和行为的扩展、衍化和实践形式。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将有利于互助互利这一理念和其不同实践形式的嬗变(例如从“较低阶段”的原始人类的自我牺牲到“较高阶段”的“天赋人权观”、社会保障),同时互助互利的思想及其不同的实践形式也一直蕴含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并有利的推动着整个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如“天赋人权观”直接催生、缔造了社会保障,而社会保障首要维护了人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这一“天赋人权观”,二者是一脉相承,辩证统一的;又如“天赋人权观”内涵于互助互利、基督教精神及空想社会主义中,但也是这些思想在更高的社会阶段的更高级的表述形式和概括 )。 复习延伸:什么是“人本主义”,什么是“具有实用性的人本主义道德观”? 一、西方文明传统中的社会保障思想 1、互助互利的理念和行为——社会保障思想的直接实用性道德的人本主义基础 (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互助互利理念从感性上直接体现了人们追求个人幸福、尊严与社会整体的福利的统一,互助互利是关系和决定人类生存、延续的人本主义特质的基本伦理观念。 (2)欧洲国家从 14世纪到 19世纪的济贫-救济思想和行为的制度化,是人类互助互利、救助、责任感思想的自然延伸和发展(不断追求社会福利函数的极大化),也是人类对于稳定、秩序、效率的需求的物化形式。 2、基督教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南大社保考研《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读书笔记第三章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