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临沂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12.3 第 I卷 (选择题,共 45 分) 1.“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这是出自《尚书》的一段文字,其中的“民主”是指 A.民主管理 B.人民之主 C.人民做主 D.封建君主 2.《世界文明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文中的“原则”不包括 A.“爱人者,人恒爱之” B.“兼爱、非攻” C.“春秋大一统” D.“无为而治” 3.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圣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周秦之间 “大变局”的主要表现是 A.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形成 B.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机构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思想由百家争鸣走向儒学独尊 4.王夫之在论及郡县制时说:“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这里谈到郡县制的作用是 A.导致皇权高度集中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利于安抚平民百姓 D.优化了统治队伍 5.“江都相董仲舒„„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器重)之。”董仲舒“以经术润饰吏事”的表现是 A.兼采阴阳五行说,糅合改造儒学 B.提出“天人感应”,倡导“君权神授” C.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延续道统 6.《论语》载:“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经》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对上述材料理解全面的是 A.春秋至宋代六经是主要学习科目 B.教育对象有明显的性别歧视 C.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以为国选才 D.倡导立志是男儿成长的基础 7.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通过考察研究可以认识一切事物 B.静止是单纯消极和保守落后的因素 C.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 D.肯定了静止的绝对性和运动的相对性 8.文学艺术具有多元一体、雅俗共赏等特征。我国古代下列文学艺术能够体现“雅俗共赏”特征的是①《诗经》②散曲③文人画④行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文化巨人迭出,其中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是 A.不满社会现实,要求重建社会道德 B.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 C.关注入与社会,洋溢着理性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