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导学案【自主学习目标】1.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2.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3.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自主学习重难点】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2.诵读本词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自主学习方法】反复吟诵法,问答法,讨论法【相关知识链接】1.词①词的起源 : 产生于唐 , 盛行于宋。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②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③词的分类:按字数:小令(58 字以内)、中调( 59-90 字)、长调( 91 字以上)按段: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关于豪放派词豪放派对婉约派而言。词原来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来的,多以艳情为题材,语言清丽,音律严谨,表现婉曲含蓄,就用“婉约”两字来形容它的风格。后来慢慢有了变化,到苏轼笔下,词的题材被大大拓宽了,所谓“以诗入词” ,形式上也不再严格遵守腔调韵律,词境更壮阔了,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豪放派词人中,辛弃疾是集大成者。2. 知人论世苏轼( 1037 年 1 月 8 日- 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1057 年(嘉祐二年) ,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据《汉书· 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 ,亦称 "柏台 " 。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它兴讼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苏轼是被告。原告是: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亶,国子博士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他们指控苏轼写诗文讪谤朝政、反对新法、指斥皇帝,要求处置苏轼。原来,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神宗,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请求未果,于是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故上书请求外任。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