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跟单管理一、订单排序的优先原则不同情况下,供应商进行订单排序的原则是不同的:1. 同一等级客户,订单排序四原则面对同一等级的客户,供应商在进行订单排序时,要注意四个原则:先到先服务原则即根据客户订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先安排最早到的订单。最短加工时间原则即根据加工时间的长短,由短到长进行排序,先安排生产周期最短的订单。最早交货期原则即根据交货期的紧急程度,由早到晚进行排序,先安排最急的订单。最短松弛时间原则即根据松弛时间长短进行排序,先安排松弛时间短的订单。松弛时间,即当前时间距离交货期的剩余时间与该项任务加工时间之差。2. 不同等级客户,订单排序的ABC原则面对不同等级的客户,供应商首先要对客户做一个评估。图 1 订单排序的ABC原则如图 1所示,供应商可以将客户分为A、B、C三类。所谓A 类客户,就是订货量大、价格合理、 付款及时的客户。 所谓 C类客户, 就是订货量少、 基本无利润、 付款不及时的客户。作为供销商, 首先要保证的是A 类客户的需求, 然后安排 B 类客户,如果产能还有剩余,才安排 C类客户。所以, 企业选择的供应商越少越好,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是A 类客户, 或者至少是 B 类客户。3. 供应商的两个利益最大化原则供应商无论按照何种原则安排生产,都会考虑两个问题,即客户利益最大化和自身利益最大化。任何一方的利益受损,都将导致交易失败。所以,一定要找到两者的交集点。要点提示供应商的两个利益最大化原则:① 客户利益最大化;② 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供应商来讲, 最短加工时间这一原则是最好的。它既可以保证客户的利益,又可以保证供应商的利益。作为采购方, 必须明白, 当一次性给供应商下很大订单时,可能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加工。因为最大的订单就意味着加工时间最长,这不符合企业的两个利益最大化。所以, 采购方要确保交货期的策略性。如果订单量很大,可以分批下订单给供应商,以保证优先加工。二、计算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供应商安排生产之后,采购方要跟催,即采购方对供应商进行管理。采购方跟催之前,首先要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是如何计算的。1. 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要了解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必须首先了解供应商的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即:其中, M 单表示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Fe 为单台设备计划期的有效工作时间,Ti 为单件产品在该设备上加工的时间定额。这里的Fe 计划期可以是一年,可以是一个月,也可以是一天。如果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