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体教学设计(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所属系部:制定人:合作人:制定时间: 2014年 7 月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2 / 27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代码:学分: 3学时: 48授课时间:第一学期授课对象:大一新生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先修课程 : 高中政治、历史后续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课程定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各级各类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人生观、 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 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基本素养的一门课程。1. 岗位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初次就业:普通幼儿教师二次晋升:班主任幼儿教师、园教学能手,业后 3-5 年。未来发展:学科组长、县市省教学能手,业后 8-10 年。2. 普通幼儿教师工作流程(见课件)3. 普通幼儿教师工岗位需求知识需求:幼儿心理学知识,幼儿教育学知识,幼儿生理学知识幼儿六大领域教育活动知识。3 / 27 能力需求: . 唱、跳、画等专业能力,观察和分析幼儿的能力, 掌握设计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保育保健能力,与同事、家长合作沟通的能力。素质需求: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素质,尤其要对幼儿充满爱心,较强的团队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4. 与普通高校、中职、培训班课程异同:与普通高校相比,对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做较高要求,更侧重于践行能力的提高;与中职相比,中职不开设此课程,相关理论分散在政治课的有关教材中,且不系统,较浅显;与培训班相比,不仅仅是学习某一职业的道德与相关法律。如: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有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二、课程目标设计1. 总目标通过实施项目教学,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指导学生解决有关人生、 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提高学生认识自我、 发展自我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2. 能力目标(1) 能够在了解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高职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深刻认识高职大学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