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第二版)《作业治疗技术》第十二章第四节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作业治疗作者:梁娟1第四节第四节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作业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作业治疗导学概述老年性痴呆的功能障碍特点老年性痴呆的康复评定老年性痴呆的作业治疗一、概述一、概述•(一)定义(一)定义老年性痴呆也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的原发性大脑皮质的退行性病变,以进行性加重的智能全面障碍,并导致日常生活、工作、社会交往能力下降为临床特征。((二二))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性痴呆最早可在45岁发生,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65岁以上发病率为1%~1.5%;75%以上为2%~3%;80岁以上发病率最高,可达20%~30%;90岁后有所下降。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1.5~3.0倍。60岁以上老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性痴呆有可能成为本世纪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最为严重的疾病。(三)病因病理(三)病因病理•老年痴呆的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明确。目前认为,与年龄、遗传、病毒感染、免疫功能改变、铝中毒、神经递质紊乱、脑血管病变、不良心理及社会因素刺激等密切相关。其他如吸烟、酗酒、文化程度低或文盲、社会活动少等因素,也可导致发病率上升。•老年人长期情绪抑郁、离群独居、丧偶、文盲、低语言水平、缺乏体力及脑力锻炼等,也可加快脑衰老的进程,诱发老年痴呆发生。(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早期:可持续1~3年,仅表现近期记忆功能和认知功能减退,工作及家务能力受到轻微影响,可正常生活并参与社交。•中期:可持续2~10年不等,表现近、远期记忆明显障碍,流利性失语,语言理解及换语障碍,习惯改变,不能完成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生活需他人照料,但仍可自行进食、如厕等。•晚期:可持续5~12年,智能严重低下或完全丧失,记不住任何事情或新的信息,不能辨认亲近的家庭成员,对外界刺激丧失有意识反应,少言或缄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身体因失去姿势控制能力而终日卧床。二、老年性痴呆的功能障碍特点二、老年性痴呆的功能障碍特点•1.记忆功能障碍:最早出现的症状,有近期和远期记忆受损。早期仅有记忆力减退,表现为对新近或刚发生的事情不能回忆,如忘记熟悉物品的位置、手里拿着某物而寻找此物、忘记重要约会或已许诺的事、忘记炉灶上正在烧水等。随着病程的进展,远期记忆力也开始受损。•2.言语交流困难:表现为语言量减少或沉默不语,语言空洞、缺乏中心,因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而突然中断讲话,或不适当地加入某些无关的词语,使人无法理解所表达的意思。•3.性格改变:常见有两种改变,一种为以往性格特征更加突出,如急躁、易激动、情绪不稳定、多疑等更加明显,很难与周围人相处;另一种改变与以往性格特征截然相反,使人感到其与以往绝对不同的性格。•4.精神和行为异常:患者表现为情绪抑郁或不稳、幻觉、妄想、兴奋躁动、缺少主动性、丧失理性等精神症状和游荡、攻击和破坏等行为异常。•5.认知缺损:患者表现为难以集中注意力,判断力下降,计算速度变慢或发生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定向力、思维能力、视空间功能障碍,不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如经常迷路,不能辨认熟悉的人,不能依据气温变化而增减衣物,不能根据出席场合调整衣着打扮等。•6.ADL、工作、社交能力下降由于记忆力减退及认知缺损等原因,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明显降低,不能够胜任日常工作和处理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如经常出差错,做事颠三倒四,烧焦饭菜,忘关煤气开关,买东西时搞不清价钱,不能按时、按量服药等。由于定向障碍、言语交流困难,患者不愿或害怕外出,导致社交活动减少,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及职业功能。•1.运动功能:患者运动功能呈现进行性的减退,评估内容包括运动速度、平衡反应、步态、双侧肢体协调性、手操控物件能力及手的灵活性等。•2.感知功能:包括空间关系、深度知觉及空间视觉定位能力等评定。•3.认知功能:重点对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进行评定。临床常用一些简单的精神状态或智力评定量表进行筛查,如简明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intalStatusExamination,MMSE)、长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