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与分析3.1 确定临床用药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研究目的是对306 例肿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多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旨在调查分析肿瘤病人化疗时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包括主要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表现、 预防及治疗情况; 分析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不同化疗方案之间的差别,不良反应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中药及免疫用药对不良反应的影响等。目的在于指导临床更好应用化疗药物、合理选择化疗方案提供医学依据,实现抗肿瘤药物用药个体化, 从而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减少或减轻抗肿瘤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生存质量。3.2 资料与方法3.2.1 临床资料本文选取山东省立医院2009 年 7 月到 2010年 5 月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病例306 例,其中男 165 例,女 141 例,年龄范围 9-91 岁,中位年龄 56 岁,采用序号顺序逐一选择, 其病理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 且病人均进行了药物化疗; 疾病分类,以原发肿瘤为准。共涉及21 种肿瘤病种, 50 种肿肿瘤药物, 51 种化疗方案。而从肺癌的种类上则能看出肺癌的发病与大气污染和吸烟密切相关。本调查还显示胃癌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是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且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 3.5 :1,中位年龄为58 岁,有关报道称,我国每年死于胃癌约16万人。胃癌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专家预测, 未来十年亚洲将进入癌症发病高峰,到 2020 年亚洲人癌症发病率将增长60%,世界卫生组织称, 40%的癌症病人可以通过锻炼、吃健康食品和不抽烟来预防,中国经济正快速发展,而且拥有13 亿人口,所以,癌症预防对我们责任重大。3.2.2 研究方法查阅肿瘤患者病例,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案号、性别、年龄、入院诊断、肿瘤分期、原发部位、转移部位、住院天数、KPS评分、初次入院的化疗方案、化疗时间、化疗用药信息(日期、剂量、用法、目的)、预防及治疗 ADR用药信息、ADR发生情况(表现、程度、时间、原因、治疗措施)、肿瘤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时间、部位、用药前后体温变化、 感染症状、 可能原因、治疗措施、免疫测定、恢复情况、相关因素) 、肿瘤患者不同化疗周期用药方案及ADR情况、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中药用药情况(化疗用中药、预防ADR用中药、治疗 ADR用中药、免疫调节用中药)等。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与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有关的因紊如:预防用药、治疗用药,及所采取的非药物预防措施等,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最后对各种数据资料进行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