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信,我能行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讲稿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自卑与自傲,知道其中的危害,了解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自信。 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克服自卑心理与自傲心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讲述、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自信,学会自信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消除胆怯、自卑、自傲,掌握树立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欣赏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 2. 启发学生讨论歌曲的含义,请学生归纳主题——相信自己、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才能赢得胜利。 板书课题:我自信!我能行! 3. 谈感受:自信是开启成功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激起探究自信的兴趣) 4. 质疑:自信这么重要,在人生中,你是怎样让自信伴你成长呢? 二、克服自卑,建立自信 1.找出原因: 请两位同学上来表演情境剧: 情境一:学生小李看了一会儿机械制图题目,然后说:“我头脑笨,这些图我不会画。”于是,他等着抄别人的作业。 情境二:上课时,老师向学生小胡提问,小胡认为自己不行,于是就低下头,搓着双手,没有认真考虑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就回答说:“不知道。” 看完这两幕剧后,请学生做心理医生,分别找出画面中两位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思考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们。 2.建立自信 学生为画中人物献计献策,有的用话语鼓励,有的用榜样激发,还有的传授高招,帮助小李、小胡克服自卑,建立自信。 三、克服自傲,明辨自信 1.质疑 (演示课件画面) 情境:就快电工考证了,老师辅导同学们做实操。符文同学认为自己复习比老师辅导更好,于是不听老师的讲解和示范,自己搞一套,狂妄自大,不把老师和同学们放在眼里。就这样,符文的好朋友也不把他当作好朋友了。结果,符文考试不及格,证也没拿到。 老师启发学生观察与思考:符文是否也有自信心? 2.讨论 师生共同讨论后,归纳出:自信不是逞强自大,不能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自信不是自傲,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不要处处都表现自己。处处表现自己只会费时耗神,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失去朋友、毁了自己! 四、体验自信,尝试成功 (一) 找优点: 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大家互相指出对方的优点,注意体会被大家指出优点时的感受。大家看看怎么回答? (1)被大家指出优点时有何感受? (2)是否一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