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页的内容(信息窗)自主练习的第〜题。教材分析:该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幅长方形剪纸作品及规格,同时说明所布置展板的要求,拟引导学生研究布置展板的方法,开展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的学习。教学目标:、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具体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学会用短除法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在探索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会用所学新知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教学准备:长厘米、宽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若干张。教学过程:一、经历操作活动,认识公倍数。(同桌一起动手操作)、摆纸片活动。(课前一分钟)()复习环节。(出示:在黑板上贴长厘米、宽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这样长厘米、宽厘米的长方形,不重叠、不间隔横着(手势辅助)排下去,可以表示怎样的长度?还能说吗?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若学生答不到点子上,则引导:这些长度与厘米有什么关系呢?(预设学生的回答是:这些数都是长厘米的倍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所以能不断排下去)设问:那竖着排呢?你又有什么发现?、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谈话导入。教师:在刚刚结束的寒假中,小明积极参加了社区的公益活动,为了增加春节期间的节日氛围,社区要用右图所示的这种规格的剪纸作品布置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展板,来2/6装饰社区,你能不能帮小明想一想用多少个“春”字作品可以摆成正方形展板?这些展板的边长分别是多少分米?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盒中的这些长 3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代替“春”字,同桌合作,用你手中的这些纸片摆摆看。(2)学生操作,老师巡视,适时指导,对于找到一种摆法的学生,及时提示他们思考是否还有其他不同的摆法。挑选学生作品留待展示。(3)情况反馈:指名学生到实物展台上摆给全体同学看。学生拼出的结果可能有许多种:① 用 6 个小长方形,摆出边长是 6 厘米的正方形。教师适时提问:用长 3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摆成边长 6 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摆了几个长?几个宽?(6F3=2(个),6F2=3(个))② 用 24 个小长方形,摆出边长是 12 厘米的正方形。再提问:用长 3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摆成边长 12 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摆了几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