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掌握解释文言文实词的方法VIP免费

掌握解释文言文实词的方法_第1页
1/4
掌握解释文言文实词的方法_第2页
2/4
掌握解释文言文实词的方法_第3页
3/4
v1.0 可编辑可修改1 掌握解释文言文实词的方法1、字形分析,看形推义即根据字形判断词的意义。文言文中,即使是生僻的词语, 也可以根据造字法中的象形、会意和形声,推断词的基本意义。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羁”字看其字形,为马被辔头罩住,可理解为束缚之意。类似从“四”的字均有“网罗、束缚”的意思。有“罗、罩、罹”等。2、语境分析,因文定义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 ,而是“第二次”。3、构词分析,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 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 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的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到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1) 联系成对的反义词、同义词。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同义词并用如“宫室” 、“辅相”、“臣虏”、“货赂”。如: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 (《晏子治东阿》);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陈情表》)。例中由“货”推知“赂”指财物。 “无”与“鲜”相对,故可理解为“无”、“少”。(2) 联系成语。即从成语和习惯用语中考查古词古义。由于不少成语v1.0 可编辑可修改2 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氓》)危乎高哉!(《蜀道难》)亡去不义。(《鸿门宴》)例中,“爽”义为“差错”,成语有“屡试不爽”,词语有“爽约”。“危”为“危险”义,成语有“危在旦夕” 。“亡”有“逃跑”义, “北”有“失败”义,成语有“追亡逐北” “亡命天涯”,词语有“逃亡”“败北”等。如:韩轨遂投城遁走( 2004 年高考辽宁卷第 11 题 A 项)句中“投”是否作“投降”解呢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 “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3) 联想课文。 遇到需要解释的词语,联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掌握解释文言文实词的方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