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1蒸馏: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其部分气化,从而达到分离的单元操作易挥发组分:沸点低的组分,又称为轻组分易挥发组分:沸点低的组分,又称为轻组分难挥发组分:沸点高的组分,又称为重组分难挥发组分:沸点高的组分,又称为重组分蒸馏的分类按操作方式分: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特殊精馏按操作方式分: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特殊精馏按组分数目分:双组分蒸馏及多组分蒸馏按组分数目分:双组分蒸馏及多组分蒸馏按操作压力分:常压蒸馏、加压蒸馏、减压(真空)蒸馏按操作压力分:常压蒸馏、加压蒸馏、减压(真空)蒸馏按操作流程分:连续蒸馏和间歇蒸馏按操作流程分:连续蒸馏和间歇蒸馏6.概述第一页,共82页。吸收26.1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精馏与吸收的对比操作过程中相态的变化:精馏时两相同时产生,而吸收是操作前已经是两相;操作过程中相态的变化:精馏时两相同时产生,而吸收是操作前已经是两相;操作结果的不同:精馏能得到较为纯净的分离产物,而吸收则必须通过后续的进一步处理才能得到较纯净的物操作结果的不同:精馏能得到较为纯净的分离产物,而吸收则必须通过后续的进一步处理才能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质;传质的方向不同:精馏过程中既有气相传质,也有液相传质,而吸收一般只有气相中溶质分子进入吸收剂中,传质的方向不同:精馏过程中既有气相传质,也有液相传质,而吸收一般只有气相中溶质分子进入吸收剂中,属于单向传质。属于单向传质。第二页,共82页。吸收36.1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蒸馏是气液两相间的传热和传质过程气液相平衡关系是指溶液与其上方蒸汽达到相平衡时,汽液相间组成、温度和压强的关系。气液相平衡关系是分析蒸馏原理和进行设备计算的理论基础,过程以两相达到平衡为极限气液相平衡关系可用p(分压)—x或t—x(或y)或x—y的函数关系或相图来表示。第三页,共82页。吸收46.1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6.1.1相平衡——拉乌尔定律)1(000ABBBBAAAxpxppxpp000BABApppPxAAAxPpy0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式:和蒸汽压组分在系统温度下的饱:纯和蒸汽压组分在系统温度下的饱:纯:系统的总压强BA00BAppP条件:双组分理想溶液第四页,共82页。吸收56.1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6.1.2相平衡——相图t—xt—x(或(或yy)图(温度)图(温度——组成图)组成图)露点线气相区(过热蒸汽)泡点线气液共存区液相区(冷液)x1(y1)t4t3t2t1BHJA第五页,共82页。吸收66.1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y—xy—x图(气液组成关系图)图(气液组成关系图)大多数溶液,平衡线位于对角线上方,且偏离对角线愈远,此溶液愈易分离(传质推动力越大)。总压变化不大时外压影响可忽略,但温度的变化对y—x平衡线的影响较大。第六页,共82页。吸收76.1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6.1.2相平衡——相平衡方程纯液体的挥发度:该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纯液体的挥发度:该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该组分在蒸气中的分压和与之相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之比。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该组分在蒸气中的分压和与之相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之比。相对挥发度:是指溶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常以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为分子。相对挥发度:是指溶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常以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为分子。BBBAAAxpxp,BBAABAxpxpyPpA道尔顿分压定律BABAxxyy第七页,共82页。吸收86.1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相平衡方程相平衡方程BxAxByAyAyBy1AxBx1xxy)1(1AxAxAyAy11相对挥发度表示的相平衡方程第八页,共82页。吸收96.2精馏原理6.2.1精馏工艺•原料液(进料)、馏出液(产品)、回流液和釜液;•冷凝器(分凝器、全凝器)、再沸器(塔釜加热);•加料板、精馏段和提馏段第九页,共82页。吸收106.2.2精馏原理一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一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yy11>>xxFF>>xx11yy11————加热原料液时产生的第一个气泡的组成加热原料液时产生的第一个气泡的组成。。xx11————经过一次气化后原料剩下的液体的组成经过一次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