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 _______年___月____日____周星期____课题1 神鸟 教 学 目 标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 7 个,会写生字 14 个,掌握词语 11 个。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重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体现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使用方法并造句。4、初步理解课文的体现办法。教学重点理解神鸟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重要内容。教学难点从神鸟讲的 3 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蔼良愿望体现出来的。重要教法创设情境、愉快教学教学媒体录音机 小黑板教 学 过 程(第一学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种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重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报告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窗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分辨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分辨“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使用方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迈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故意识地协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朴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后来,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窗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第二、三学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蒙古族的山林里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还记得课文重要讲了些什么吗? 1、回想课文重要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