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 溶液的浓度(第一学时)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溶液构成的一种表达办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朴计算。(二)过程与办法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对比分析等办法获取信息,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培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来的乐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体会化学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的爱好。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的建立及其简朴计算; 2、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运用。三、教法学法教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四、教学仪器用品和药品天平、烧杯、药匙、玻璃棒、无水硫酸铜、氯化钠。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活动内容建立概念创设情景化学计算归纳总结课堂练习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教材改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感知、形成、规范和巩固概念。学生计算,理解和巩固。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形成本课知识网络。本课核心内容练习。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合作探究建立概念(感知概念)活动探究一(形成概念)( 规 范 概念)(巩固概念)化学计算【引入】言多必 (盐多必咸) 展示图片:学校菜汤咸呆了我和我们的小伙伴,如果你是厨师应当怎么办?引入----课题 3 溶液的浓度活动一:实验探究【投影】实验 9-7 在室温下,向四 个 小 烧 杯 中 分 别 加 入20ml、20ml、10ml 和 30ml 的水,然 后 分 别 加 入 0.1g 、 1g 、 1g 和1.5g 无水硫酸铜,振荡,使其全溶解,比较四种溶液的颜色。【提问】哪种溶液最浓?哪种溶液最稀?你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溶液浓度有多个表达办法,如初中阶段比较惯用的表达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家后来在高中阶段会学另一种表达法:物质的量浓度。 通过强调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比,分母是溶液的质量,即溶质加溶剂的质量,质量单位要统一。活动二:完毕活动一中的表格 1【学生回答】言多必失加水稀释! 【学生实验】学生活动:观察、比较、讨论、合作探究。【展示】第一杯最稀:颜色最浅;溶质质量/溶剂质量=0.1:20 值最小;溶质 质 量 / 溶 液 质 量=0.1:20.1 值最小。第三杯最浓:颜色最深;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值最大;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11 值最大。第二杯和第四杯同样浓。 归纳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