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全球眼科智慧1近视处方原则张掖爱尔贾景然共享全球眼科智慧2目录CONTENTS一、近视的定义二、近视眼如何配镜三、近视的处理方法共享全球眼科智慧3一、近视的定义:近视:在调节放松的状态时,平行光线入眼,通过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的一种屈光状态。困惑:1.哪些因素造成了近视?2.近视了是否可以不戴眼镜?3.近视怎么治疗?4.为什么戴了眼镜度数还会增涨?。。。。。。共享全球眼科智慧4医学验光——正确处方的基础:通过基础的眼部检查、屈光状态检查以及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检查,综合考虑得出最适合的矫正方案,以期获得最佳双眼单视功能的验光技术。问题:1.初发近视:双眼屈光度均<-1.00D,是否需要配镜?2.两年以上未换镜,屈光度改变超2.00D,新眼镜佩戴不舒适,如何给处方?3.屈光参差的患者:处方时是否一定要减高度数眼的屈光度来确保戴镜的舒适?为什么屈光度高的眼度数增长快?。。。。。。。共享全球眼科智慧处方原则:恢复良好的矫正视力拥有清晰舒适的视觉能够进行持久的阅读考虑对双眼视功能、屈光发育的影响5共享全球眼科智慧开具处方应考虑的因素:病史主诉戴镜史用眼需求旧镜度数验光结果6共享全球眼科智慧初步问诊•视物模糊多久了?模糊出现的距离?•阅读时有无头疼、眼睛累、串行、重影等阅读问题?•是否有屈光不正的家族遗传史?•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等全身疾病?•儿童需要询问是否有早产史,吸氧史?7共享全球眼科智慧二、近视眼如何配镜1.婴幼儿时期(0~2岁)·建议先使用强力的睫状肌麻痹剂进行详细的屈光检查,对患有唐氏综合征、脑瘫、13和18三体综合征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疾病的婴幼儿,使用时需减量。·一旦确诊是近视后,通常先观察一段时间不进行矫正,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8共享全球眼科智慧•不建议在这一阶段给中、低度近视患儿开具矫正眼镜处方,(因为曲率在3岁左右才能发育稳定,所以这个阶段发现的近视度数不稳定)。•在给配镜处方时,近视矫正遵循MPMVA原则;若为高度近视,首次戴镜可酌情减少1/4~1/3量,适应后再逐渐增加至充分矫正。对外斜视或外隐斜近视患儿,近视应给予完全矫正。对于内斜视或内隐斜近视患儿,近视可适当欠矫,并适当调整瞳距以保持眼肌平衡和防止视疲劳。9共享全球眼科智慧2.学龄前儿童(3~6岁)•在应用睫状肌麻痹剂后验光应及时给予正确的屈光处方。•<-0.50DS的单纯近视眼,眼位无异常者可以先不矫正,必要时建议调节训练。•这一阶段患儿配镜处方的目的是防止弱视。10共享全球眼科智慧3.学龄期、青春期(6~18岁)•这一年龄段是近视最高发、屈光变化最快速的时期。•因调节紧张不能放松而表现为近视状态的患者(眼位无异常)不需要配镜。•MPMVA原则:最低负镜度最佳矫正视力原则。•对于低于2.50D眼位和调节均无异常的近视患者可采取在看远时经常配戴,在看近时可以根据习惯或需要选择戴或不戴。•对于高于2.50D的患者一般要求不论看远看近都经常配戴。11共享全球眼科智慧4.青年(19~40岁)•大多数近视在成年期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不建议轻易对成人近视的眼镜处方作改动。•可以考虑进行屈光手术治疗近视。12共享全球眼科智慧5.中年(40~60岁)•近视合并老视有症状者,远近视力均应进行矫正。13共享全球眼科智慧6.老年(>60岁)•老年近视患者的屈光不正度通常会发生一些改变。•晶状体皮质开始出现明显老化和浑浊,密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引起近视度数的增加或减少。•糖尿病血糖浓度的变化同样会对晶状体的屈光指数产生影响,引发近视度数的改变。•可能会面临经常更换近视眼镜的烦恼。14共享全球眼科智慧7.高度近视•高度近视眼配镜,建议首选角膜接触镜。•由高度近视引起的眼底变性——眼底病科定期诊治。•近视镜片本身的视物缩小特性——角膜接触镜或手术。•如选用框架眼镜矫正高度近视,需要根据年龄给镜,年龄较小,可接受的需全矫给镜;接受不了的可先配一副较低度数的近视镜,配戴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加深度数。•对于发病早且度数高的近视眼,应该进行睫状肌麻痹后的检影验光,并且应该早戴常戴,还应完整保留眼轴、角膜曲率等检查结果,以备参考。15共享全球眼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