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风险控制1.目的识别公司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能够控制与可能施加影响的危害,评价和拟定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重大风险,以拟定普通危害和重大危害,作为制订安全原则化目的的基础与根据,并进行有效控制。2.范畴公司全体员工。3.内容3.1 评价组织及职责(1) 我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组长为我司安全第一负责人,副组长为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和安全办主任,组员为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办组员。(2)职责组长: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制订风险评价程序;审批《重大风险及控制方法清单》。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风险评价工作。负责风险评价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定时评审;组员: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作危害分析(JHA)统计表》、《安全检查(SCL)分析统计表》进行调查、核算、补充完善,拟定公司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风险并编制《重大风险及控制方法清单》和重大隐患项目治理方案;负责有关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3.2 风险管理(1) 危害识别1)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充足考虑:① 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时间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② 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③ 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④ 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⑤ 人机工程因素(例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 照明局限性等);⑥ 设备的腐蚀、焊接缺点等;⑦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⑧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涉及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2)同时还应考虑:① 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② 直接与间接危险;③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④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2)人的不安全行为: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行类别:1)操作错误(无视安全、无视警告)。2)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替代工具操作。5)物体(成品、材料、工具等)寄存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合。7)攀坐不安全位置。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节、清扫等)。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11)不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或用品。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解决错误等。(3)物的不安全状态:使事故可能发生的不安全物体条件或物质条件(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少或有缺点;设备、设施、工具、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