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麻风病防治培训课件VIP免费

麻风病防治培训课件_第1页
1/29
麻风病防治培训课件_第2页
2/29
麻风病防治培训课件_第3页
3/29
麻风病防治培训课件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与结核病、梅毒一起被称为三大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抵抗力差的病人晚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内脏可致残一、病因麻风分枝杆菌G+抗酸染色红色传代时间长12~13天对外界抵抗力强,离体自然枯燥时存活2~9天煮沸8分钟或阳光直射2~3小时可使其丧失繁殖力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麻风患者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也是唯一传染源二、流行病学-22.传播途径:不确定飞沫密切接触不同类型传染性不同,排菌的瘤型传染性最强。不胎传不遗传。二、流行病学-33.易感人群:人类对麻风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是否发病及发病的过程与表现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安康人群接触麻风患者后,大多建立了特异性免疫从而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终止感染而不发病二、流行病学-44.流行情况:由于麻风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和人群免疫状态的特殊性,呈不均匀簇集性分布和地方性流行我国主要流行在云南、贵州、四川三、临床分型5级分类法,又称免疫光谱分类法结核样型TT界限类偏结核样型BT中间界限类BB界限类偏瘤型BL瘤型LL排菌及传染性LL>BL>BB>BT>TT细胞免疫反响强度那么呈相反排列多菌型和少菌型四、临床表现潜伏期长,平均2~5年由于免疫力的不同,表现差异大病症多种多样,几乎涉及临床各科四、临床表现-21.皮肤及附属器损害:多形:斑疹、丘疹、结节、斑块、水疱、溃疡、萎缩毛发脱落闭汗、皮肤枯燥特点〔1〕局部浅感觉障碍〔2〕出汗障碍〔3〕找到麻风杆菌四、临床表现-3麻风根本上是周围神经疾患,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受累,甚至只有神经病症而无皮损神经形态改变:粗大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营养障碍及循环障碍和出汗障碍四、临床表现-4浅感觉障碍是麻风最早、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出现顺序为温、痛、触觉运动障碍是由于肌肉萎缩或瘫痪所致,常见于手、足和面尺神经受累“爪形手〞〔小指无名指弯曲,小鱼际群及骨间肌萎缩〕正中神经受累“猿手〞〔大鱼际瘫痪萎缩,拇指内收〕四、临床表现-53.眼部病症:因疾病本身、麻风反响或三叉神经及面神经受累,形成睑裂闭合不全,“兔眼〞,严重者可失明四、临床表现-64鼻部病症:主要见于瘤型鼻粘膜充血、肿胀、糜烂、溃疡甚至鼻中隔穿孔四、临床表现-75.口腔及咽喉病症:7.内脏病症:肝脾肿大、睾丸附睾肿大8.骨关节病症:特异性:蜂窝状骨囊性化、骨膨胀非特异性:广泛脱钙、骨吸收四、临床表现-89.麻风反响leprareaction:Ⅰ型:细胞免疫型,慢,轻Ⅱ型:血管炎型,快,重五、实验室检查1.组织病理:TT型小血管及神经周围上皮杨细胞浸润LL型真皮内泡沫细胞肉芽肿,大量抗酸杆菌,表皮真皮间可见无浸润带3.麻风菌素试验:TT强阳性,LL阴性六、诊断和鉴别1.皮损伴有感觉障碍及闭汗,或有麻木区除第三条可确诊,其他两条或以上可确诊应与寻常狼疮、结节性红斑、T淋巴细胞瘤、环状肉芽肿、体癣等鉴别七、预防和治疗1.联合化疗〔MDT〕完成治疗后每年1次临床及细菌学检查,随访5年2.麻风反响的治疗:激素或反响停谢谢欣赏谢谢欣赏谢谢欣赏谢谢欣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麻风病防治培训课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