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以人为本诚信务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教学部工作制度一.教学常规流程1、接学生(从学管老师处接收学生)目的:了解学生、熟悉教材版本、制作好阶段性测试日历,补充好“学生成绩跟踪表”。2、教学研讨会(第一次)时间:排课后,上课前;参会人员:签单咨询师、学管师、科任教师;目的:了解学生情况、 家长需求及特殊注意事项。 初步拟定授课计划、 思路,商讨初步辅导方案。3、 课前交流会时间:第一次上课前;参会人员:学生家长、上课学生、签单咨询师、学管师、科任教师;目的:进一步了解学生、家长需求,强调注意事项,如请假制度、陪读制度等。4、第一次课主要工作内容:迎接新生,增强沟通,基本情况摸底,制定初步辅导计划。5、课后作业布置适量课后作业。6、教学辅导计划制定每三次课后,由任课教师制定教学辅导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情况、辅导方案、结果预测等。7、阶段性测试每六次课后, 制定一份个性化测试卷, 并认真批改, 登记成绩后交予教务处存档。8、教案(备课)时间:最迟上课前一天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个性化辅导理念。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以人为本诚信务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9、上课纪律要求:教师不迟到、不早退、不接听电话、不抽烟、不喝酒、不随意离开座位;学生不大声喧哗, 不随意离开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师课间允许休息10 分钟。10、 组内教研活动每周三下午进行上一周教学经验总结交流,邀请其他部门主管参与, 更好协调工作。11、 学情交流会(第二次)每三月举行一次, 关注学生全方面变化, 讨论会总结报告交家长和管理老师存档。12、 个性化赏析评价学管老师和任课老师一起给出符合学生情况的阶段性个性化评语。13、 陪读工作明确陪读老师工作职责,按时到岗,做好陪读记录,管理好学生陪读纪律,主动检查作业,主动指导学生学习。14、 教师评优及监督工作定期在教师内部进行评优工作,激励教师工作。 建立课后反馈机制, 监督教学老师工作。二.教师日常行为守则1. 教师教学纪律(1) 积极主动了解新生基本情况,准时参加教学研讨会和家长座谈会,并提出有针对性意见和建议;(2) 认真准备第一次课,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3) 积极备好每一次课,不允许不备课,先上课;第一次课后要求教师48 小时内给学生家长进行第一次课后回访;(4) 上课提前 5 分钟迎接学生,不得迟到、早退,手机调为震动,不接打电话和发送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