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护理2脑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公布按死亡率顺序排位,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3脑胶质瘤•定义•脑胶质瘤是由神经外胚叶衍化而来的胶质细胞发生的肿瘤,是颅内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颅脑肿瘤的40-50%。4分类5脑胶质瘤•WHO根据肿瘤的细胞比例将胶质瘤分为四级6脑胶质瘤•一级一般为良性以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主占胶质瘤5%左右,部分可治愈。7脑胶质瘤的分级•二级•偏良性,常见的有星形细胞瘤或少突-星形胶质细胞瘤,占胶质瘤的30%-40%左右,生存期为5年-10年。8胶质瘤的分级•三级•恶性常见的有间变型星形细胞瘤,占胶质瘤的15%-25%左右,平均生存期为2年-3年左右9胶质瘤的分级•四级•为极度恶性,常见的有胶质母细胞瘤,占胶质瘤的30%左右,平均生存期一般为半年-2年左右10胶质母细胞瘤的概述•胶质母细胞瘤是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脑肿瘤中胶质母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约占40.49%•肿瘤位于皮质下,呈浸润性生长,常侵犯几个脑叶,并侵犯深部结构。11病因12胶质瘤的特点•一韭菜像韭菜一样增值越割越长•二大树•三独特性13发生部位•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但以额颞部多见,后颅窝胶质母细胞瘤少见,位于小脑者仅占胶质母细胞瘤的0.24%•胶质母细胞瘤可原发于脑实质内,亦可呈继发性。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多数由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进一步恶变而来14分型•根据WH0(1990)提出的分类标准,胶质母细胞瘤分为以下两个组织学亚型:①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②胶质肉瘤。15一、颅内压增高和其他一般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等)二、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局限性癫痫,神经功能缺失如失语,感觉障碍,视野损害等)临床表现16头痛由于颅内压增高所致,肿瘤增长颅内压逐渐增高,压迫、牵扯颅内疼痛敏感结构如血管、硬膜和某些颅神经而产生头痛17呕吐由于延髓呕吐中枢或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可先无恶心,呈喷射性18颅内压增高可产生视乳头水肿,且久致视神经继发萎缩,视力下降。肿瘤压迫视神经者产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亦致视力下降。外展神经易受压挤牵扯,常致麻痹,产生复视。视力减退19癫痫症状一部分肿瘤病人有癫痫症状,并可为早期症状。癫痫始于成年后者一般为症状性,大多为脑瘤所致。药物不易控制或发作性质有改变者,都应考虑有脑瘤存在。肿瘤邻近皮层者易发生癫痫,深在者则少见。局限性癫痫有定位意义。20检查•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白细胞多数正常而蛋白含量增高(腰椎穿刺对已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患者应视为禁忌)。•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脑电图对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有一定的帮助。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则有助于脑干,小脑等部位肿瘤的诊断。21检查•CT检查:因肿瘤所在的部位和大小而异,表现相应的占位效应。•核磁共振:对脑瘤的诊断较CT更为准确,影像更为清楚,可发现CT所不能显示的微小肿瘤。(最方便快捷的方法)22手术治疗1放射治疗2化学治疗3生物疗法45治疗方法23手术治疗的目的①明确病理诊断.②减少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细胞数量.③改善症状缓解高颅压症状.④延长生命.⑤获得肿瘤细胞动力学资料,为寻找有效治疗提供依据24放疗•包括全脑放射治疗和局部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几乎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但疗效评价不一,除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其他类型对放疗均不敏感。25哪些人不易放疗病人极度虚弱,己有恶叶质或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不能耐受治疗者;手术切口尚未愈合或伤口有感染者严重的骨髓抑制;曾接受过放射治疗,皮肤或其他组织不允许再次放射治疗者26化疗•使用细胞毒性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常用替莫唑胺,BCNU,CCNU等。27生物疗法•是通过生物技术在实验室内培养出杀伤肿瘤的自体免疫细胞,提升放化疗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更好的防转移,防复发。28靶向治疗•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可竞争性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细胞膜受体结合,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的生长。29预后•因肿瘤恶性程度高,术后易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差•95%未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