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 中选择一项填写):A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河 南 科 技 大 学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 :1. 李小鹏2. 吕禄方3. 李海强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 2010 年 8 月 30 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2010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编 号 专 用 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高层办公楼电梯问题摘 要如何合理地调用现有电梯, 提高电梯的服务效率, 尽量减少人流的候梯和乘梯时间,是电梯管理中的首要任务。 本文针对上班高峰期间高层办公楼电梯的调用问题,建立了电梯分区服务楼层的模型和单目标函数模型,利用VC 编程和matlab 进行计算,主要解决了如何设计电梯调运和电梯的安装改造问题。针对问题一, 我们采用电梯分区服务楼层的方法,通过详细分析, 将楼层分为三区, 并建立了三个模型。 模型一的分区原则是电梯在每个楼层都停;模型二的分区原则是电梯只在偶数楼层停,并且第二层楼的人员不坐电梯;模型三的分区原则是电梯只在5,8,11,14,17,20,23,26,29层停(不在这些楼层工作的人员,在离他们楼层最近的地方下电梯) ,并且在 2、3 层楼工作的人员不坐电梯。 对三个模型利用 VC 编程分别求出总调用时间最少的分区方案及配备的电梯数,然后对各个模型的最优解进行比较, 得出模型三的方案是最合理的调运方案:电梯只在第 5,8,11,14,17,20,23,26,29 层停, 2、3 楼的人员不坐电梯,第一区从第 4 到 13 层,配备 2 台电梯;第二区从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