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疗法概念(biofeedbacetherapy,BFT)生物反馈疗法是通过生物反馈仪把人体的某些生理信号如脑电、肌电等,以视觉或听觉信号的形式反馈给人体,然后人再通过训练来主动控制这些生理信号的变化达到治疗的目的。是一种新的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也是一种意识自我调节的新方法与传统的行为疗法有较大的区别,是以提高患者对应激反应的认识,增强随意控制和调节生理变化的能力而达到治疗目标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利用反馈仪发出的信号来补充,完善体内反馈联系通路,以达到加强骨骼肌和内脏活动调节。间接作用:通过反复训练,改变行动模式,达到抗应激的作用。如:生物反馈放松训练。作用原理实验研究表明,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内脏活动,通过学习也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随意控制。生物反馈临床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假设正在被记录的生理活动与某种临床问题有因果关系,人体通过调整这种生理活动就能解决某种临床问题或者消除临床症状,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实验证明,心理(情绪)反应和生理(内脏)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心理社会因素通过意识影响情绪反应,使不受意识支配的内脏活动发生异常改变,导致疾病的发生。生物反馈疗法将正常属于无意识的生理活动置于意识控制之下,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内脏活动和腺体的分泌。通过反馈仪的信息反馈,获得自身内脏活动的信息感知,以自身的主观努力去改变内脏活动的信息,通过反复学习与训练,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调整生理、心理活动,改变不良的生理、心理模式,起到调节机能的作用,缓解紧张,提高应激能力。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器官组织的自我调节肌电生物反馈(EMGBFT)应用最早最多,开展最广泛的一种生物反馈疗法,肌电信息经放大、滤波、双向整流、积分,驱动声、光、电、数码显示器,积分电压与肌紧张成正比关系,观察肌紧张和松弛:用于放松治疗3个附有传感器的表面电极,其中2之一个是记录电极(采集肌电信号),1个是地极手指温度生物反馈(FSTBF)与外周血管功能状态和血液循环密切相关,在应激状态时,外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手指冰冷,调节手指温度达到抗刺激。血压生物反馈(BPBF)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抗应激能力,患者通过自身努力,学会掌握调节血压的能力。心率生物反馈(HRBF)HR受植物神经支配,当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HR增快,精神松弛,心情安静时,心率下降脑电图生物反馈(EEGBF)安静时α波,焦虑时β波增多,θ波在欲睡时增大,脑电生物反馈常用α波和β波作为信息反馈,使患者通过自身调节而增加波主要以脑电α波的提取、处理、反馈、诱发为手段,以脑电α波为反馈信息,用音乐来指示α波的出现并反馈回大脑,并通过频差音乐和放松想象程序导入,逐步恢复患者的脑电正常节律,使患者精神得到放松、全身得以松弛,使人体尽快恢复α波的正常频率和波幅,帮助患者建立起条件反射,逐步实现对其生理活动的自我控制,达到打开机体自愈闸门,激发机体潜能,从而治疗各种身心疾病的目的。皮肤与生物反馈(GSRBF)皮肤的电阻与皮肤血管的舒缩状态及汗腺分泌有关,精神紧张、交感兴奋,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增多,皮肤电阻下降生物反馈放松训练传统:民间的气功,日本的禅道,印度的瑜珈调整大脑皮层与内脏器官的功能生物:在平静的意境中放松,通过电子仪器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做出精细的测量和动态显示,使生物活动的参数信息化,通过主观努力调控形成良好情绪对健康与疾病治疗有益。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悲伤肺,持久不良的情绪——高血压,溃疡病,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癔症——诱发精神病具有抗应激的作用精神紧张:血中儿茶酚胺↑→HR↑,Bp↑,肌张力↑放松状态:HR↓,Bp↓,肌张力↓,耗能↓,皮温↑,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使大脑皮层处于最佳功能状态当全身骨骼肌获得高度放松时,大脑皮层的活动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时提高记忆力,思维敏捷力,稳定情绪,消除不健康行为。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条件准备医务人员条件环境、仪器的准备避免外界的声音、活动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