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程序管理制度【目的】明确风险评价过程管理, 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控制措施, 实现事前预防 ,达到削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危害的辨识、风险评价和对控制措施的制定. 【职责分工】成立风险评价小组负责执行其他部门协助执行【内容要求】1. 定义1.1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害不是事件本身,如不能将火灾、爆炸当成危害, 而应把导致火灾或爆炸的因素找出来. 1。2 危害辩识: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1。3风险:特定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2. 风险评价的准备2。1风险评价工作由公司负责人直接负责, 并成立评价组织。2。2明确风险评价的范围, 通常情况评价的范围应包括下列几个方面:2.2.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2 .2常规和异常活动;2.2。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2.2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2.2.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2。2。6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2.2. 7人为因素 , 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2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2。2.9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3。危害辩识3。1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 在危害辩识过程中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1物理性危险3。1。1。1 设备、设施缺陷 ( 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作器缺陷、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 如 : 脚手架、支撑架强度、刚度不够、厂内机动车辆制动不良、起吊钢丝绳磨损严重。3.1 . 1. 2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如:梭矿传动链条无防护罩、洞内爆破作业安全距离不够。3.1 。1。3电危害 ( 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如: 电线接头未包扎、化纤服装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产生静电。3.1.1 .4 噪声危害 ( 机械性噪声、 电磁性噪声、 液体动力性噪声、 其他噪声) ;如: 手风钻、空压机、通风机工作时发生噪声。3。1。 1。5振动危害 ( 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液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如: 手风钻工作时的振动. 3。1。1。6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 射线、γ 射线、α 粒子、β 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