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有效性设计 ……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掌握交际活动的能力,语言知识只有通过技能训练和言语交际活动才能被理解、吸收、贮存,并不断丰富和自由地运用于交际活动。既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又要学会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这仅仅靠课堂上的三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活动的延伸,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布置课外作业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目前英语课外作业形式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目标不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体系不全,作业设计中知识、技能训练点的安排相当零散和重复,不少训练点的选择和时序安排缺乏科学性;三是渗透不广,将英语这门工具性学科和其他学科割裂开来,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割裂开来,为了考试学习英语,作业中应试能力的培养占主流,忽视了发展学生个性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忽视了与各学科之间的交*渗透;四是对象不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英语作业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五是形式不活,老面孔唱主角,千题一面,缺乏创新,如此单调的作业,难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这样的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课内知识的延伸和迁移,束缚和窒息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求知欲缺乏生长的沃土,自主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针对学科特点,依据新课程提出的要发挥学科之间的融合性精神,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我设计了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创造潜能的作业,作业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主,让学生带着兴趣,在选择和自主中有效作业,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自我发展。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设计有效的课外作业时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选择型作业,提供自主的机会 研究表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先天有差异,这些个别差异既是教育的依据,更是教育的资源。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是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关键。 1 、作业量的分层要求 进入五年级,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智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形成的差异,也日渐明显了。所以在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