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湘云鲫(鲤)养殖技术VIP免费

湘云鲫(鲤)养殖技术_第1页
1/7
湘云鲫(鲤)养殖技术_第2页
2/7
湘云鲫(鲤)养殖技术_第3页
3/7
湘 云鲫(鲤)养殖技术 湘云鲫、湘云鲤(原名工程鲫、工程鲤)是以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刘筠院士为首的课题组,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来的三倍体新型鱼类,1996 年被列为国家“ 863” 高技术中试项目并于1999 年 12 月完成并通过中国生物工程中心主持的项目验收,2000 年湖南省科技厅主持对该项成果进行了全面鉴定,经国内外同行专家评定,该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2000 年, “年产10 亿尾三倍体湘云鲫、鲤苗种”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2002 年,湘云鲫、湘云鲤通过国家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优良品种审定。 多年来的推广养殖结果证明,湘云鲫、湘云鲤具有生长快,肉质优,体形美,食性广,抗病力强,耐低温低氧,网捕率高,自身不育等优良经济性状,产品价格高,市场销路好。湘云鲫、湘云鲤适应各种淡水水体养殖,可以进行池塘混养、单养,湖泊和稻田养殖、网箱高密度养殖及集约化工厂养殖。 一、湘云鲫、湘云鲤的生物学特征 湘云鲫、湘云鲤是由经多代自交且能保持稳定遗传性状的四倍体(4N)新型鱼类种群(简称“基因库鱼”)做父本、与日本白鲫(2N)母本或鲤鱼(2N)母本杂交而产生的后代(3N)。 由于湘云鲫、湘云鲤是经过遗传基因重新组合的新型鱼类,它既有杂交鲤、鲫鱼的优点,也具有与普通鲤、鲫鱼和一般杂交鱼不同的生物学特征。 1、湘云鲫、湘云鲤与其它鲫鲤鱼的外型差异 湘云鲫外观与普通白鲫相似,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湘云鲫体色背部为青灰色,腹部为白色;头部与其它鲫鱼相似,但较小,有两对较小须突;侧线鳞一般为30-32 片,背部鳞式较乱;性腺不育,内脏少,腹部比其它鲫鱼小,背部肌肉明显厚于其它鲫鱼。湘云鲤体色为青灰色,具有两对细小口须,即一对长的颌须和一对短的吻须;体型苗条,背部肌肉较厚,腹部较其它鲤鱼小;侧线鳞为34-35 片。 2、湘云鲫、湘云鲤性腺不育,自身不能繁殖 湘云鲫、湘云鲤均为三倍体鱼(3N= 150), 不能繁殖后代,可以在任何淡水养殖水域放养,不会造成其它鲫、鲤鱼品种资源混杂,也不会出现因繁殖过量导致商品鱼质量的下降。 3、湘云鲫、湘云鲤生长速度快,生长不受性成熟的局限 一般鲫、鲤鱼品种因性成熟早而影响生长速度,限制了个体生长。湘云鲫、湘云鲤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且由于性腺不育,所摄取的营养基本用于生长,经同池对照生长试验测定,湘云鲫生长速度超过母本(日本白鲫)40%, 是普通鲫鱼的3-5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湘云鲫(鲤)养殖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