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饮食文化 一、概述 湘西的地域文化神秘如山岚,使武陵山脉起伏连绵的山峰隐约于古老的巫傩中。论及湘西饮食文化这一文化印象,就恰如秋天山寨木楼檐前悬挂的一串串红辣椒,它火样的鲜艳是那么醒目,深深诱惑起人们对湘西饮食大快朵颐的欲望。走进湘西,无论在吉首,边城凤凰,还是秦汉古城王村,宾馆饭店中的菜肴无不让人感受到湘西饮食文化中主要的内核,那就是湘西的正宗味道“酸辣”。 湘西饮食的味道,立足于武陵山区的物产、气候,多取材本地丰富的资源,借助特有气候条件,形成酸、辣、鲜、腊的特色,自成一家。 二、特点 1、酸到摇头 历史的湘西,传说的湘西,神话的湘西,终究在现实的湘西中体现。湘西贫瘠的土地,南 方 多雨 湿 润 的气候,山地和 河 流 之 间 一步 一步 地的迁 徙 ,使湘西人将 湘西的饮食定 格 在“酸”上 ,因 为 只 有“酸辣”才 能 使食物得 以 不变 质 的贮 存 。苗 族 传说: 历代 湘西因 不产盐 ,而 饱 受缺 盐 之 苦 ,顾 而 借助酸。酸味首创 者 来 源于无意 的创 造 。 在湘西,不论在土家山寨,还是苗 族 村落 ,家家户 户 都 有大大小小 的坛 坛 罐 罐 ,那是腌 制 酸菜的工 具 。湘西的酸菜,在我 看 来 ,无非两 类 。一类 ,腌 制 时 间 比 较 长 的,一类 时 间 比 较 短 。前者 如大头酸、酸辣子 、酸鱼 等 等 ,短 则 数 十 日 ,长 则 数 年 ; 后 者 如醋 萝 卜 、豆 夹 酸等 等 ,一般 一至 数 日 而 已 。聊 举 数 例 。 酸 鱼 一 种 。 这 是 湘 西 苗 族 最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 李 渔 论 鱼 , 鲜 为 第 一 ,肥 次 之 。 这 第 三 种 嫩 却 未 论 及 。 每 到 秋 天 , 稻 田 里 的 稻 谷 熟 透 , 乡 亲将 谷 子 收 割 回 家 。 满 坝 满 沟 的 稻 田 里 , 一 尾 尾 鱼 儿 经 过 几 个 月 , 已 经长 到 两 三 把 掌 宽 。 此 时 , 大 人 、 小 孩 用 背 笼 、 用 撮 箕 、 用 罗 筐 , 甚 至放 干 田 水 , 将 鱼 儿 弄 回 家 。 然 后 , 剖 开 鱼 腹 , 塞 入 小 米 或 者 糯 米 , 当然 小 米 较 糯 米 为 佳 , 再 重 重 抹 上 盐 , 放 进 大 大 小 小 的 坛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