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 辐射理论概要与激光产生的条件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 1 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掌握光的偏振性、单色光的含义、平面光波的表示法、光强的定义和光子的含义。 2 掌握原子能级和简并度的含义,理解原子状态标记的方法,理解辐射跃迁选择定则,掌握玻尔兹曼分布定律,掌握辐射跃迁也非辐射跃迁的定义和特点。 3 理解黑体辐射的概念和规律,掌握光和物质相互作用时三种基本过程的特点、规律、发生几率,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自发辐射光功率和受激辐射光功率在普通光源和激光器中的大小关系。 4 掌握光谱线、线型、光谱线宽度的概念,掌握自然增宽、碰撞增宽、多普勒增宽的原因、展宽线型、增宽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均匀增宽和非均匀增宽的概念和含义,理解综合增宽的含义。 5 理解光在介质中受激放大的过程和规律,掌握介质中产生激光放大的条件,理解吸收系数和增益系数的概念,掌握光学谐振腔在激光器中的作用和激光阈值条件。 教学时数:10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光的波粒二象性 一、光波 二、光子 第二节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跃迁 一、原子能级和简并度 二、原子状态的标记 三、玻尔兹曼分布 四、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 第三节 光的受激辐射 一、黑体热辐射 二、光和物质的作用 三、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之间的关系 四、自发辐射光功率与受激辐射光功率 第四节 光谱线增宽 一、光谱线、线型和光谱线宽度 二、自然增宽 三、碰撞增宽 四、多普勒增宽 五、均匀增宽和非均匀增宽线型 六、综合增宽 第五节 激光形成的条件 一、介质中光的受激辐射放大 二、光学谐振腔和阈值条件 考核要求: 1 、光的波粒二象性 1.1 光波偏振性(领会) 1.2 光速、频率和波长的关系(领会) 1.3 单色平面波(领会) 1.4 光强(识记) 1.5 光子(领会) 2、原子的能级和辐射跃迁 2.1 原子能级和简并度(领会) 2.2 原子状态的标记(领会) 2.3 辐射跃迁的选择定则(领会) 2.4 玻尔兹曼分布(领会、应用) 2.5 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领会、识记) 3、光的受激辐射 3.1 黑体热辐射(领会) 3.2 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受激吸收(领会、识记、应用) 3.3 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受激吸收之间的关系(领会) 3.4 自发辐射光功率与受激辐射光功率(领会) 4、光谱线增宽 4.1 光谱线的线型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