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5岁头痛,四肢间断性抽搐伴意识丧失半年余,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缓解体格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检查伸舌右偏,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你的诊断是?多结节和空泡状神经元肿瘤(Multinodularandvacuolatingneuronaltumor,MVNT)最早于2013年被报道是一种癫痫相关良性病变,具有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表现。2016年最新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MVNT归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节细胞瘤,虽然如此,MVNT仍不确定是一种肿瘤性病变或是发育不良性错构瘤性病变/畸形。Nunes等学者在AJNR上报道了33例MVNT患者,对其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MVNT具有特异性的影像学特征,且是一种良性非进展性的病灶,无需活检或手术。33例MVNT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总结详见如下。患者年龄分布在8-63岁,平均39岁(中位数41岁),其中19例女性,14例男性(女:男1.4:1)。非局限性头痛(16)、可能癫痫发作(8)、其它(9)1、大小和形态:所有患者都有多个细小分散的、边缘清晰的、圆形或卵圆形的脑实质病灶,直径在1-5mm之间。这些病灶均位于幕上,位于正常皮层的内侧面。病灶常围绕在脑沟周围,主要位于深部皮层下带和临近的浅表皮层下白质之间。2、病灶部位:33个病灶中,9个(27%)位于顶叶,8个(24%)位于额叶,6个(18%)位于颞叶,2个(4%)位于枕叶,8个(24%)病灶超过一个脑叶。3、CT表现:病变一般呈等密度而不能显示,较大病变呈低密度。MRI信号:T1WI序列上,29个病灶(88%)表现为与正常脑白质相比为稍低/等信号,剩余病灶表现为低信号。所有病灶在T2WI序列上与正常脑白质相比均为高信号,与脑脊液相比为稍低信号,在FLAIR序列上信号不被抑制。T2WI上信号强度在薄层扫描上更为清楚,其中21例患者进行了薄层扫描。接近一半患者(28/33)病灶周围白质表现正常。所有病灶均无弥散受限,SWI未见明显异常。强化模式:33个病灶中只有1个病灶有强化,这个病灶只在内侧缘有轻微强化,其余病灶均无强化当MVNT表现不典型时,需要和一些位于表浅部位的病变进行鉴别诊断。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肿瘤样血管周围间隙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神经节胶质瘤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影像学特点CT检查多为阴性,可表现为低密度病灶MRI表现为皮层下小团簇状、囊性、结节性病变,T2/FLAIR呈高信号(T1可呈略低信号)病变多位于深部皮层带和浅表皮层下白质病变多无强化,可有点状轻度强化病变无扩散受限及磁敏感效应病变很少进展或体积变大病变多无占位效应及瘤周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