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三区三线涵义和制定方法2020-05-25目录三线划定保障措施三线协调“三区三界”内涵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和要求1社会经济发展背景2019-07-24中央深改委九次会议通过,11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旨在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包括总体要求、科学有序划定、协调解决冲突、强化保障措施四部分内容。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三条控制线划定和落地,协调解决矛盾冲突,纳入全国统一、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一张底图,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实行严格管控。1社会经济发展背景2019年11月7日,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等。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刘国洪局长:机构改革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发展改革委、原国土资源部、原环境保护部、原农业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推进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于生态保护红线还停留在方案阶段,尚未真正落地;三条控制线分头划定,在划定规程、技术规范和管理规定上缺乏统一标准,划定工作统筹协调也不够,出现了交叉重叠难落地等情况,对后续规范管理和严格监管造成不少矛盾和冲突;对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相关建设难以避让占用生态红线,缺乏明确的管控规则,不利于维护三条控制线的严肃性。(多头管理、交叉重叠、规则冲突)国家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承担了"多规合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职责,原来分散在相关部门的三条控制线划定管理职责,也由自然资源部统一履行。《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划定的基本原则、具体要求和管制规则,为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提供了政策依据。自然资源部统筹划定三线具有了制度上的保证和基础支撑以及政策依据。1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机构改革前,原环境保护部牵头划定陆地生态保护红线,原国土资源部、原农业部联合组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原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原国家海洋局牵头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各部门在组织划定三条控制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机构改革后,中央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三个《意见》为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提供了制度保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自然资源部牵头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基础支撑),对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中进行了全面梳理整改,会同生态环境部对生态保护红线组织开展了评估、调整。为下一步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提供了基础保障。2“三区三界”内涵“三区”指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国土空间按区域提供的主导功能,大致分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三类。“三线”指的是根据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2.1生态红线2.2永久基本农田2.3城镇开发边界3三线划定生态红线划定13三线划定生态红线划定23三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3三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3三线划定城镇开发边界13三线划定城镇开发边界24三线协调和冲突解决(1)4三线协调和冲突解决(2)5保障措施(组织保障)5保障措施(执行保障和监督)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