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日陶芳琴入院评估姓名:王永刚性别:男年龄:33岁婚姻状况:未婚职业:无业出生地:甘肃酒泉民族:汉族文化程度:初中发病节气:白露入院日期:2016-10-24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中医诊断:癫病(痰火内扰)西医诊断:精神分裂症主诉自言自语,行为紊乱10余年,加重一天。现病史患者于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不欲饮食,消瘦,不与外界接触,行为紊乱,睡眠颠倒,遂就诊于酒钢医院,考虑“精神分裂症”,予以“氯氮平等”(氯氮平最大剂量每次10片,每日3次,具体治疗方案不详),经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疾病,不愿坚持服药,期间该病反复发作,曾多次在酒钢医院住院治疗。2月前患者病情再次加重,出现睡眠颠倒,夜间不休息,打扰其他家庭成员,自言自语,无故骂人,情绪不稳,冲动易激惹,打骂父母,甚至有时候拿着刀具与亲人相向,毁坏家中物品,有时其他人在谈话时,他总是认为在议论自己,1月前上述症状加重,伴有食纳差、睡眠差,曾在我院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现为求巩固治疗,再次以“精神分裂症”收住入院。入院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可,自言自语,行为紊乱,情绪不稳,冲动伤人毁物,敏感多疑,疑人害己,意志减退,情感淡漠,尚能配合治疗,饮食、睡眠可,二便自调。既往史既往无其他病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否认性病感染史。个人史生长于甘肃酒泉,无外地迁居史,夜间工作,白天休息,生活习惯良好,无特殊嗜好,家庭条件良好,生活及居住条件良好,不吸食毒品,无放射物及毒物接触史,否认重大精神创伤史。婚姻生育史:未婚未育。家族史:两系三代无同类病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家族中无传染病,家庭其他成员健康状况良好。辅助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肝肾功:肌酐(肾功能受损)心电图示:心电轴右偏,左后分支传导阻滞,ST-T改变诊疗计划1.西医以抗精神分裂等相关对症、支持治疗氯氮平50mgpobid阿普唑仑0.4mgpoqn右左匹克隆3mgpoqn2.中医中医中药:以疏肝解郁理气安神为治则,中成药予以:稳心颗粒5gpotid3.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冲动行为干预治疗、运动疗法护理评估1、健康史:患者病情10年余,曾多次住院治疗,均以好转出院,治疗后患者情绪不稳,不愿坚持服药。家族成员中否认有精神疾病患者。2、生理功能方面:患者的生命体征正常,睡眠颠倒,饮食、大小便情况正常。患者衣着不洁;生活自理,但懒散。护理评估3、心理功能方面:患者病前性格外向,善言谈,但认为别人不能理解自己。患者认为自己没病,对疾病没有认识。患者存在评论性幻听、被害妄想。患者意志减退,情感淡漠。4、社会功能方面:患者病前社会交往能力正常,家庭关系和睦。经济状况一般。护理诊断1、睡眠形态紊乱与幻觉妄想,精神症状有关2、有暴力行为的危险与评论性幻听、被害妄想有关3、思维过程的改变与妄想有关4、知识的缺乏与缺乏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有关5、自我概念紊乱:低自尊与缺乏正向反馈、社会支持缺乏等有关6、社交障碍与疾病反复和长期住院有关护理目标1.患者的睡眠型态逐渐恢复正常,能按时入睡。2.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缓解,未发生冲动伤人、毁物行为,能合理控制情绪。3、患者的思维障碍逐渐减轻。4.患者及家属能够了解所患疾病以及药物对治疗的重要性。5、患者能够逐渐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和积极的应对机制。6.患者能够建立有效的人际交往关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护理措施睡眠形态紊乱与幻觉妄想,精神症状有关1.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入睡条件,与兴奋躁动的患者分开,督促患者遵守作息制度,巡视病房时要做到“四轻”。2.观察患者睡眠情况,鼓励白天多参加工娱活动,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脚,避免服用咖啡、浓茶等,培养良好的作息规律。3.加强夜间巡视,掌握睡眠障碍的表现,诱导无效者,通知医生给予药物治疗。4.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护理措施有暴力行为的危险与评论性幻听、被害妄想有关1.合理安置病人,环境安静、宽敞、明亮,避免不良刺激。2.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保证患者安全,严防意外发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