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 第十四章 激励 章首语 企业首先应是一个由人组成的人类社区型组织,而不应简单地被视是一种追逐利润的经济实体。所以,即使你有非常远大的战略和非常先进的组织结构,但如果企业的员工并没有得到适当的激励,那么这个企业是不太可能会获得较高的业绩水平的。因为,企业中的任何资源都要通过人这么一个载体来运作的,如果作为企业运行主体的人没有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那么组织目标的实现只能镜中花,水中月。所以,激励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活动,管理者的主要目标之一应当是如何激发出员工的高水平的努力动机,使后者能够获得对组织目标有利的高的业绩水平和努力程度。 在本章,我们将讨论什么是激励,激励的过程及其相应的一些原则。我们还将介绍一些有关激励的经典基础理论,如 X-Y 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等,在获得这些知识后,本章又讨论了期望理论、公平理论、ERG 理论、目标设置理论、综合激励理论等现代激励理论,最后,作为在这些现代激励理论基础上补充,我们探讨了管理实践中的一些激励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 激励概要 一、激励的界定 无论在理论界和管理实践中,“激励”一词几乎说是人尽可知,但要对之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中文中,“激励”有两层意思:一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如在《六韬·王翼》中“主扬威武,激励三军”;在《英烈传》第十四回中“太祖又说:‘此举非独崇奖常将军,正以激励诸候’”。这些文献中的激励均有激发、鼓励之意。二是斥责、批评之意,如在《后汉书·袁安传》中“司徒恒虞改义从安,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皆恨之。弘因言激励虞曰:‘诸言当生还口者,皆为不忠’”,此处激励则为斥责、批评。当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目前一谈到激励,人们想到的主要是第一层意思,即激发、鼓励。 在英文中,激励(motiv ate)作为动词,来自于拉丁语,有两个含义:一是提供一种行为的动机,即诱导、驱使之意;二是通过特别的设计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通过一系教学管理措施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相应地,作为名词的“motiv ation”则含有三层意思:一是指被激励(motiv ated)的过程;二是指一种驱动力、诱因或外部的奖酬(incentiv e);三是指受激励的状态,比如说受到激励的程度比较高。而在目前的中文版或英文版教材中,激励一般是兼具动词和名词词性的,即既可视为动词,又可视为名词,需要相机而定。 从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