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老年人的便秘VIP免费

老年人的便秘_第1页
1/28
老年人的便秘_第2页
2/28
老年人的便秘_第3页
3/28
老年人排泄相关的健康问题与护理社区护理学教研室课程目标1.熟悉与排泄相关组织系统的老化性改变;2.掌握与排泄相关的常见问题和疾病;3.了解相关系统的退行性改变与系统老化性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组织老化性改变1.消化腺:大肠粘液分泌↓→便秘。2.小肠:血管硬化、血液供应↓→有效吸收面积↓→营养不良。3.卵巢:雌激素↓→萎缩性膀胱炎、多种尿道疾患。4.肾:重量(肾皮质)↓;生理性肾小球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肾血流量↓;对氨基和尿酸清除率降为1/2;肾的浓缩功能↓;肾的稀释功能↓→水钠潴留。5.输尿管:肌层变薄→支配肌活动的神经细胞↓→输尿管张力↓→尿液进入膀胱流速↓→尿液返流→逆行感染。6.膀胱:膀胱肌萎缩、肌层变薄、纤维组织增生→膀胱肌收缩无力、容量↓→尿外溢、残余尿量↑、尿频、夜尿次数↑、排尿无力、排尿不畅。※老年妇女—盆底肌松弛,膀胱出口处漏斗样膨出→压力性尿失禁。7.尿道:纤维化、括约肌萎缩→尿流速↓、排尿无力、不畅→残余尿、尿失禁。8.前列腺:睾丸萎缩→性激素分泌紊乱→前列腺良性↑→尿路梗阻→影响膀胱排空。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3次/周)或排便时间延长,且粪便干硬,便后无舒畅感。导致腹部不适,食欲降低及恶心。分类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迟缓性便秘:结肠、直肠收缩无力成迟缓状态而便秘者。出口梗阻性便秘:结肠出口病变导致粪便不能排出者。胃肠道器质性病变特点排便次数少,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便量减少。易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腹胀、腹痛、头晕、乏力、口苦、精神淡漠、食欲减退。易对便秘产生恐惧感,惧怕排便,形成恶性循环。排便时费力,易出现大汗淋漓、虚脱,甚至发生脑出血、心肌梗死、猝死等。护理评估1.危险因素(1)生理因素:错过排便时机,各部分肌群收缩力↓→排便难度↑(2)饮食因素:饮食过精、热量摄入↓、饮水量↓(3)活动减少:活动能力↓、体力活动↓(4)精神、心理因素:精神抑郁→条件反射障碍、交感神经作用加强→抑制排便(5)社会文化因素:自理能力下降→压抑便意(6)药物因素(7)疾病因素:结肠、直肠阻塞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内分泌疾病2.健康史:(1)便秘开始的时间、大便的频率、性状、是否常用泻剂,有无伴随症状,日常饮食、活动;(2)是否患有可导致或加重便秘的疾病;(3)是否正在服用易导致便秘的药物;(4)有无精神抑郁(近期遭受重大生活事件)和自理能力的判断。3.身体状况:临床表现:腹胀、腹痛、食欲减退。触诊:在左下腹可触及粪块或痉挛之肠型。直肠指诊:直肠癌、痔疮、肛裂、炎症、狭窄、坚硬粪块阻塞、肛门括约肌松弛。4.辅助检查:大便检查:便常规、隐血试验内镜检查:肿瘤、巨结肠+活检X线检查:梗阻常见护理诊断便秘与肠蠕动减少有关。继发于饮食中纤维素过少、水分不足、不能活动或缺乏锻炼、排便感觉降低、排便相关肌力减弱、精神抑郁、缺乏排便时的独处环境等。便秘与药物副作用有关护理计划能描述引起便秘的因素;保证每日饮食中纤维素食品的量和水分摄入;坚持每天活动锻炼;定时排便。护理措施1.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每天饮水量2000~2500ml。食用富有纤维素的食品。2.调整行为:改变静坐的生活方式,每天有30~60min活动和锻炼,在固定时间排便,重建良好的排便习惯。3.满足老年人私人空间需求:设置屏风或窗帘,照顾老年人排便时,只协助其无力完成部分,不要一直在旁守候,更不要催促。4.腹部自我按摩:清晨和晚间解尿后,取仰卧位。手法:示、中、无名指重叠做法:沿结肠走向,作顺时针按摩,轻重速度以自觉舒适为宜,开始每次10圈,以后可逐步增加,在按摩同时可作肛门收缩动作。方向:右下腹→右上腹→(横行)左上腹→左下腹→(耻骨上)右下腹5.开塞露通便、灌肠通便、人工取便法:略6.限制富含纤维素食品功能损伤、不活动的病人→限制富含纤维素食品,每周灌肠1~2次;巨结肠症、结肠扩张者→改用泻药和灌肠;7.药物治疗容积性泻剂: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从而增加粪量和软化粪质,轻度刺激结肠蠕动。润滑性泻剂:液状石蜡、甘油拴等促胃肠动力药:西沙比利、吗叮啉等灌肠治疗:温生理盐水500~1000ml-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老年人的便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