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基本理论乒乓球基本理论安东安东•第一节常用术语•第二节球拍的性能和握拍的方法•第三节提高击球的五大要素•第四节击球动作结构第一节常用术语第一节常用术语•一、球台左右半台:又称1/2台。通常指击球范围。其左右方向是指其击球者而言。•二、站位与击球距离:站位:指运动员开始击球前的基本位置。近台:站位离球台端线30-50厘米以内的范围称近台。中近台:站位离球台端线50-70厘米以内的范围称中远台。中远台:站位离球台端线70-100厘米以内的范围称中远台。远台:站位离球台端线1米以外的范围称中远台。•三、击球路线击球路线:指球体在台面上空飞行的俯视角的投影线。•左左中右右方方路方方斜直直直斜线线线线线上上高下下升升降降前后点前后期期期期期四、击球时间击球时间:指来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其运行轨迹从着台点上升再下落至触及地面以前的过程。五、击球部位五、击球部位击球部位:球拍触及球的部位。击球部位:球拍触及球的部位。上部中上部中部中下部下部12123456六、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六、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拍面角度:拍面与台面所形成的角度。拍面角度:拍面与台面所形成的角度。拍形前倾拍形稍前倾拍形垂直拍形稍后仰拍形后仰拍面方向:拍面方向:拍面向上:拍面触球接近6时的角度。拍面向下:拍面触球接近12时的角度。拍面向左:击球右侧所对的方向。拍面向上:击球左侧所对的方向。12123456七、击球点七、击球点击球点:指击球时,球拍与球接触的那一点所属空间的位置。是对击球者所处的位置而言。它包含三个因素:一是击球时,球处于身体的前后位置;二是指击球时,球和身体的远近距离;三是指击球时,球的高度位置。八、击球弧线八、击球弧线第一弧线:是球被球拍击中后,落到对方台面时在空中飞行轨迹的连线。第二弧线:是指球从对方台面反弹,到对方用球拍击球或落到地面时在空中飞行轨迹的连线。第二节球拍的性能和握拍的第二节球拍的性能和握拍的方法方法•一、球拍的性能各种球拍的性能如下:球拍名称胶皮性能持此类球拍代表人物普通胶皮拍球拍弹力均匀,击球稳,容易掌握,但击球的速度不快。长胶胶皮拍胶粒高度1.6-2毫米,主要依靠旋转强或冲力大的来球,增加会球的旋转强度。来球旋转或冲力小,回球旋转也弱。它比普通胶皮拍难以控制,击球的速度也不快。邓亚萍朱世赫正胶海绵拍反弹力较弱,回球速度较快,能制造一定的旋转。但不如反胶转。刘国粱(正手正胶)生胶海绵拍反弹力强,回球速度快,摩擦力较小,造旋能力差。反胶海绵拍胶皮表面平整,有较大的粘性,摩擦系数大,能制造出强烈的旋转。马林(右手直拍反胶)防弧海绵拍海绵特别软,弹性差,可以削弱旋转球的作用,便于控制对方的弧圈球。蔡振华•一、握拍法:基本上分为直拍法和横握拍法。握拍法握拍要领优势劣势直握拍以食指第二关节和拇指第一关节扣压拍面,虎口贴住拍柄。其他三指自然弯曲重叠,中指第一关节顶在中线外。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面击球,出手较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球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不容易判断。但反手攻球因受身体的阻碍,较难掌握;防守时,照顾面积小。横握拍虎口贴住拍肩,中指、无名指、小指握住拍板,拇指放在正面,食指自然伸直置于背面。照顾面积比直拍大,攻球和削球时的手法变化不大;反手攻球便于发力,也便于拉弧圈球。但还击左右来球时,需要转动拍面;攻直线球时动作变化明显,易对方识破;台内正手攻球较难掌握。第三节提高击球的五大要素第三节提高击球的五大要素提高击球质量的五大要素分别是:制造适度的弧线,提高快攻的速度,增大击球的力量,掌握多变的旋转规律,控制回球的落点。第四节击球动作结构第四节击球动作结构•击球的动作结构包括:击球前进行选位、引拍、迎球挥拍;击球时决定击球时间、击球部位、拍面角度、挥拍方向;击球后随势挥拍、还原。第三章:乒乓球基本技术第三章:乒乓球基本技术•一、基本站位和基本姿势一、基本站位和基本姿势:乒乓球的基本站位,应当根据不同类型打法及个人打法特点来决定。这样才有利于技术特长的发挥。打法类型站位左推右攻近台中间偏左两面攻近台中间弧圈球中台偏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