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可借鉴解决当今我国某些社会问题 (左河水) 一、道家思想的产生与影响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到秦时期还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 ”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是由汉初才开始的。 即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道家在先秦时期的各学派之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那么多的门徒,其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使道家提倡的“自然无为”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道家思想以其独有的宇宙、社会和人生的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了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 老子、庄子、黄老学派。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思想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 传入我国的佛教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较大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 道家思想主要是沿两条路线发展的:一条是“无为主义”的政治学,讲究清静无为,与世不争。它盛行于战国和西汉初期的黄老学派,主张"无为而治"。另一条是"任自然"的人生哲学。就是“天人合一”,争取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其实就是仰自然环境之鼻息,所谓“人能战胜自然”的这句话只是人们一句口号而已,其实应该称之为“人能适应自然”罢了。人类盲目地去战胜自然,往往会让自己离自然的报复更近。 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朴素地说明了万物的本质。何谓道?道即虚空,混沌,万物的起点。而道家最终就是想通过自我思想的升华达到那种虚空无物的原始状态,包容一切而诠释一切,虽然看来不太可能,但是这种触及万物而回归本质的思路在老子的时代简直就是惊为天人的思想。道家提倡养生,以 “天人合一”来指导养生,讲究所谓“盗天地、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与自然界同呼吸,养精固本,顺其自然。 道家思想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道家以其沉隐的思想让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往往功成身退,回归了自然。陶渊明弃官而归农耕也是受老庄思想影响的。这种思想能使知识分子在对待挫折之时表现出有豁达之心态,也使他们不以埋没自己为憾事,从而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 二、道家有比儒家更有益的思想观念 中国自上古夏、商、西周三代的发展,到进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