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培训笔记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 主讲人:温儒敏 一、 编写“背景” 二、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 1、 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2、 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其纠偏作用 语文课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 往语文生活延伸 3、 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4、 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三、 七个创新点 1、 选文的问题 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32 课)但这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内容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 A、 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新教材一开始就是识字教学(5-6 课)然后才是拼音教学。 B、 选文的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2、 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部编本”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3、 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作。 ﹡但总是要让一线教师使用这套教材有“干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 备课时注意一: 重新学习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掌握其中对各个学段内容目标的要求,特别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备课时注意二: 参考教师用书所建议的小学和初中的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的系列,可以把这个系列和课标的要求对照,互为补充。 备课时注意三: 研究这些“要点”(知识点、训练点、也就是讲课的重点)如何分布到各个单元、到每一课,要有梯度、螺旋式提升,这就是体系。 4、 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部编本”语文教材有意识改变课型混乱的状况,加大了精度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 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 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两个问题:阅读方法 阅读速度 5、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建议老师们采取 1+X 的办法,即采用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6、 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要关注300 字教学的问题 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注意两点: ⑴、对汉语拼音的要求不宜过高,这无非就是个识字的拐杖。 ⑵、要重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7、 写作教学 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 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