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标准下施工现场热轧带肋钢筋的管理与使用国家强制性标准 GB14992-2024《钢筋混凝土用带肋钢筋》从2008 年 3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新标准代替 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和 GB13014-1991《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与原标准标识及部分技术要求发生较大的变化。 在新标准实施初期(估量一年内),由于各钢铁生产企业从 2008年 3 月 1 日起执行新标准,但钢材市场及厂家库存均为按原标准实施的产品,因此新旧标准产品同时存在于各建筑施工现场,稍不注意就容易混淆使用。一:从施工技术方面落实,使大家充分认识重要性.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所有技术管理人员和钢筋工充分认识HRB400 和 HRB335 混用的后果. 1:力学指标相差甚远 新标准对力学性能各指标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延性指标,对钢筋的抗拉性能要求比旧标准有所降低,旧标准 HRB335 极限强度为 490MP,新标准改为 455MP;旧标准 HRB400 极限强度为 570MP,新标准改为540MP. 试想假如把一根直径 20 的新标准的 HRB335 当成旧标准的HRB400 使用,两者的极限抗拉受力指标相差为(3.14×102×10-6×570×106N/M2-3.14×102×10-6×455×106N/M2)÷9.8N/KG=3685KG,很显然两者极限受力相差约 3.7 吨. 经过对比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混用的严重性. 2:标志发生明显变化 新标准带肋钢筋除在其表面轧上牌号标志外,可依次轧上经注册的厂家(或商标)和直径毫米数字;HRB335、HRB400 分别 3、4 表示。如马钢生产的 HRB400 的 20MM 的钢筋标志为 MG-4-20。新标准与旧标准HRB335、RB400 分别以 2、3 表示的规定相比有较大变动。 也就是说今日看到的钢筋表面轧有“4”的钢筋就是 HRB400,就是所谓的Ⅲ级钢;但今日看到钢筋表面轧有“3”的钢筋,到底是以前的Ⅲ级钢还是现在的Ⅱ级钢,就应该慎重检查了。 二:从管理上加强力度,避开混淆。 1:加强原材料的进场报检制度,对每批钢筋进场后做好见证取样复试,在复试合格的基础上进行下一道工序。 2:在复试合格的基础上对进场钢筋实行 HRB335 和 HRB400 分开堆放,做好材料标识牌,并对老标准的 HRB400 钢筋每隔 2 米采纳油漆刷 5CM 宽的醒目标志,以示区分。 3:集中使用与分开加工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