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沟通要点 (结构专业)(一)框架结构 1、周期折减——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 361 页。 2、不考虑藕联计算时框架的边榀内力调整,计算振型数。 3、钢筋强度的限值(1.25,1.30),对一、二级框架。 4、有地下室时有几层填几层,底层柱下端乘调整系数,GB50011第 6.2.3 条,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 1.1 倍(地下室剪力墙的配筋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剪力墙的配 筋——参见建筑抗震设计法律规范 GB50011-2001 统一培训教材第 112 页——GB50011 和 JGJ3 均未明确规定,抗震设计时宜参照执行——抗震概念设计问题)。 5、框架梁支座截面纵向钢筋配筋率 ρ>2%,箍筋直径≥构造直径+2㎜;应使 ρ ≤2.5%,否则违反强条,应修改梁断面尺寸。 6、框架梁跨中有集中荷载时,注意检查梁端加密区外的配箍(特别是电算时输入梁箍筋最大间距为 100 ㎜ 者)。 7、梁的 hw≥450 时,应设腰筋,每侧 ρ≥0.1%,@≤200(宜)。边框架梁的腰筋当按 03G101-1 表示时,表示为NXX,GB50010 第 10.2.5 条,砼结构构造手册第 137 页。 8、框架梁一、二级抗震时,梁顶通长钢筋面积应≥1/4AS 。 9、框架梁支座截面纵向钢筋的面积比 AS 底/ AS 顶≥0.5(一级), ≥0.3(二级和三级);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间距、直径等均应符合法律规范规定,加密区箍筋间距还要注意≤ hb/4。 10、柱的纵向钢筋的配筋率,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加密,加密区箍筋间距、直径等应符合法律规范要求;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柱的角柱应全高加密;短柱亦应全高加密箍筋。夹层、楼梯、雨蓬等容易形成短柱,填充墙形成短柱更容易被忽视。 11、基础埋深较大时,宜做成短柱基础。 12、柱的轴压比输出,计算长度系数输出,对楼面开洞的框架结构更应注意;柱宜按双向偏心受压计算,角柱应按双向偏心受压计算(JGJ3 第 6.2.4 条);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宜按 GB50010 第 7.3.11.3条计算,少用经验系数。 13、竖向不规则框架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 0.5 时)。 14、不允许由砌体墙和框架混合承重(JGJ3 第 6.1.6 条)。 15、框架加混凝土小井筒的计算和抗震构造处理要得当,应尽量采纳构造柱砌体墙圈梁的井筒做法(JGJ3 第 6.1.7 条)。 16、梁高不大于 300 时,应验算梁的受剪承载力(V≤0.7ftbho) 17、楼层悬挑梁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