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 GPS 定位技术在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谷青 (周口市规划建筑勘测设计院)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 GPS 定位技术在工程施工测量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工程测量的优缺点及相关处理措施,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在实践中误差来源分析及改进措施,为今后 GPS 定位技术应用与工程测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关键词:GPS 定位技术;工程施工测量;基本原理;优缺点;操作方法;误差分析1 引言GPS 英文全名是“Global Position System”,意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 GPS 系统。该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GPS 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开始时只用于军事目的,,后转为民用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科学讨论上。GPS 空间部分使用了二十四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卫星高度约 20240 公里,分布在六条升交点互隔 60 度的轨道面上,每条轨道上均匀分布四颗卫星,相邻两轨道上的卫星相隔 40 度,使得地球任何地方至少同时可看到四颗卫星。目前,在工程测量中,为了保证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的精度,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GPS 定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测量中。GPS 测量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求定测量点的空间位置,它具有全球性、全天侯、连续性、实时性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能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现已成功应用于工程测量、大地测量、地籍测量、物探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及各种类型的变形监测等诸多领域。本文主要对 GPS 定位技术在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做简要论述。2 工程测量中应用 GPS 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GPS 定位系统主要由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站及用户设备三部分构成。⑴空间卫星星座由 24 颗卫星均匀分布在 6 个轨道平面内,GPS 卫星用 L 波段的两个无线电载波向使用者连续不断地发送导航定位信号,信号中含有卫星的位置坐标信息,使卫星成为一个动态的已知点。在地球的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在高度角 15°以上,平均可同时观测到 6 颗卫星,最多可达到 9 颗。⑵地面监控站主要由分布在全球的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测站组成。主控站收集各监测站的观测数据,计算各卫星的轨道参数、钟差参数等,并将这些数据传送到注入站,再由注入站将主控站发来的导航信息数据注人到相应卫星的存储器中。⑶用户设备由 GPS 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终端设备(如计算机)等组成。GPS 接收机接受待测卫星的信号,对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