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附件1 2015 年智能制造专项实施指南 一、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 (一)实施内容 1、基础共性标准试验验证 开展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标准试验验证,包括:标准体系试验验证;术语和定义;语义化描述和数据字典;参考模型;集成与互联互通;功能安全和工业信息安全要求和评估;人机交互与协同安全;智能制造评价指标体系及成熟度模型;智能工厂(车间)通用技术要求;工业控制网络/工业物联网技术要求;系统能效评估方法;工业云服务模型、工业大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架构,搭建基础共性标准试验验证体系。 2、关键应用标准试验验证 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新模式关键应用标准试验验证,包括:重点行业的智能工厂(车间)参考模型;通用技术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试验大纲);评价标准及方法;工艺参考模型;一致性和互操作要求;工业安全要求和评估方法;搭建关键标准试验验证体系。 2 (二)考核指标 1、技术规范或标准全过程试验验证,形成企业标准草案/行业标准草案/国家标准草案/国际标准草案; 2、建成部件和系统级试验验证测试体系; 3、在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新模式中进行应用。 二、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智能制造新模式 1、实施内容 重点支持智能光电传感器、智能感应式传感器、智能环境检测传感器以及移动终端等新一代信息产品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物流等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要求。 2、考核指标 1)综合指标: 传感器智能制造新模式:生产效率提高 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 2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 3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 2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 10%以上。 3 移动终端智能制造新模式: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3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15%以上。 2)技术指标: 传感器智能制造新模式: 产品设计全面采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主要生产设备数控化率达到80%以上;工序在线检测和成品检测数据自动上传率超过90%,建立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立生产过程数据库,深度采集制造进度、现场操作、设备状态等生产现场信息;建立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 10 种以上产品/规格混合生产的排产和生产管理;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实现供应、外协、物流的管理与优化。 移动终端智能制造新模式: 实现高速高精钻攻中心、...